现代社会很多听力方面有障碍的人会选择用人造耳蜗帮助自己恢复基本的听力,但这种传统助听器的扩音器、语音处理器以及无线电发射线圈等部件都暴露在外面,很多人在公共场所佩戴时会感觉难为情。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日研发出了一款革命性的新型助听设备,它被植入患者的中耳,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杂志网站上。
新型助听器利用一个加速传感器让声音穿过耳道到达耳膜,就如正常人一样。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30日报道,研究人员已经制造出新型助听器的模型,其大小就如传统铅笔上的橡皮擦一样,重量仅有25毫克,目前还未进行人体测试。该研究小组组长达林·扬教授表示,在进行人体测试前,研究人员会努力将其大小再缩小三分之一,并且在消音设备等方面再做进一步完善。
新型助听器被植入患者的中耳部位,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传统人工耳蜗上的扩音器、信号处理器和发射线圈都露在耳朵外面,扬教授说:“这些部件暴露在外面是传统助听器的一个缺点,很多孩子可能因此无法去游泳,骑自行车戴安全帽时也存在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在公共场所佩戴此类器械则表明自己的身体存在缺陷,担心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点让相当一部分人拒绝使用人造耳蜗助听器。”
传统助听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电发射线圈向植入皮肤下面的接收器传送信号,接收器再将信号传递给耳蜗中旨在刺激听觉神经的电极。这个过程会绕开耳道、耳膜和听骨等器官。犹他大学研发的这款新型助听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有些区别,它利用一个加速传感器让声音穿过耳道到达耳膜,就如正常人一样,将传感器与芯片连接起来可以发挥扩音器的功能,它从外界获得声震,然后转换成电子信号传递给耳蜗中的电极。但这种装置也需要使用者在耳朵后面佩戴一个充电器,夜里睡觉时为设备充电。
这项研究的资金来源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表示新型助听器的人体试验有望在3年后进行。
传统人造耳蜗助听器的某些元件明显地暴露在外面。
该研究小组组长扬达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