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口学家李建新教授在北京大学做讲座时表示,剩女并非适婚女性太多,而是女性对婚配的自主选择,剩男则是因为男性适婚人口大量绝对过剩,这种现象容易给社会带来各种问题。
人口性别的失衡以及快速老龄化,还会给国家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削弱在大国争雄中的竞争力。
人口危机·性别失衡 - “越南新娘” 折射中国“媳妇荒”
去年8月,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上百名越南新娘被卖到湖南山区后集体失踪的事件,一时间贫困落后地区的男人讨妻难成了关注的热点,反映了一些地区“媳妇荒”的现象。
近年来,不断有报道称我国一些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出现“光棍村”,而且“买卖新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典型事件反映出我国农村等落后地区婚配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实及后果。
一方面,弱势群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婚配市场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现实又成为不法分子拐卖妇女、买卖婚姻的土壤。就全国而言,可以看到,一边在许多农村落后地区是“光棍村”兴起,另一边在不少大城市,确实“剩女”不断。
由此,中国可能会迎来以男女性别结构失衡为基础的婚姻挤压及社会不稳定。
人口危机·原因解析 - 人为干预 男女失调近30年
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指标,出生性别比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出生的婴儿中男婴和女婴之比,一般以每100个女婴对应多少男婴来表示。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出生性别比是个常数,即在没有外部因素干预生育行为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应该是稳定在105左右的常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虽然在个别年份如1966年偏离正常值,但基本上是在正常值(103-107)之间波动。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离了正常值。到9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5,甚至超过120,严重地偏离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范围。直到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生性别比高达118,失调长达近30年。
人口危机·今后影响 - 10年以后 2600万人面临打光棍
从2010年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失衡男女渐次进入婚育期,男多女少的婚姻挤压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并积累。
2020年前后,我国“婚姻市场”将会发生质的变化,推算数据显示,2020年,22-34岁男性人口将比其婚配的女性人口多出2600多万。即便是从现在起出生性别比迅速恢复到正常值范围,适婚男性人口绝对过剩的婚姻挤压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且会持续到2030年以后。
当然,年龄性别结构平衡只是人们婚姻的基础。现实的婚姻,不仅与婚配男女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有关,还与社会经济条件、婚育观念因素有关,这其中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婚配模式影响较大。
人口危机·男女有别 - 剩女是个小问题 剩男才是大问题
现实中的男女婚姻模式除了“门当户对”,还有一种是“嫁高娶低”、“男高女低”的梯度婚配模式。
如果以甲、乙、丙、丁等表示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排序的话,那么男女婚配的这种模式是甲男乙女、乙男丙女、丙男丁女,在这种婚配模式下,这个社会上最终剩余下来的就是甲女丁男。若以教育程度地位为例,男博士娶女硕士,男硕士讨女学士,最后剩下的可能是女博士和男文盲。
所以,男女适龄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加上实际的婚配模式落差,造就了剩男剩女们。不过,剩男剩女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群体。
剩女不是女性适龄人口的绝对剩余,而是来自社会婚配模式和个体婚姻的选择。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她们大多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经济独立而且自主性强,其中还不乏不婚主义者。
相反,剩男就不一样了,剩男是男性适婚人口大量绝对过剩,且他们还多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人口危机·带来危害 - 剩男危机 对家庭社会都不利
这样一个被社会遗忘的社会底层大众,若没有必要的“安全阀”,必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可以推断,随着这些想结婚而又无法找到配偶的大龄男青年和终身未婚男性数量的不断积累,社会不稳定和不安定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婚姻挤压会对传统家庭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将可能引起婚姻家庭道德危机。初婚期的男性由于数量绝对超过女性,女性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会在男性间产生激烈的争夺和冲突,因而滋生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离婚率、非婚生育、婚外生育等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
同时,婚姻挤压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地位高的男性如职业好、收入高、有文化、有住房等择偶不存在问题,但社会地位低的男性,如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等择偶将非常困难。
而且,由于女性普遍短缺,在人口流动的条件下,女性人口可能以婚迁形式从不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如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那些贫困落后地区条件差的男性将成为婚姻挤压下最大的“受害者”,这种现实在客观上刺激并加剧了落后地区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发生。
人口危机·国力兴衰 - 世界人口 中国男女比例降至新低
除了关注男女性别结构失衡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过度老化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11年10月31日世界迎来了70亿人口日,不同以往的60亿日和50亿日,现在世界人口已处于低增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且人口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到0.36%左右,回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21世纪末,世界人口规模将达到顶峰100亿左右,之后人口增长将趋于零增长。
在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已经处于低惯性增长,且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负增长。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目前已经降到了19%,这是有史以来最低的比例,而且还将继续下降到10%以下,再创历史新纪录。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新出生婴儿的比例只占世界新出生婴儿的12%,而根据预测,到2060年,中国新生婴儿的比例将进一步降低到6%。
人类历史上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如此急速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文明冲突 就是人口共同体冲突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就撰文指出,国际社会关系为“文明冲突”。亨廷顿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对抗结束之后,将是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八种文明的世界。亨廷顿充分认识到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宗教、文明、族群结构)的变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兴衰的巨大影响。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实际上就是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这些不同文明的人口共同体的冲突。
人口数量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文明兴衰有着很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