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和昴星望远镜,通过观察研究附近的星系推断宇宙最初星系形成情况,由此发现了约13亿年前宇宙如何逃离“黑暗时代”的重要线索。
该团队由斯威本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李·斯皮特勒博士和邓肯·福布斯教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亚伦·斯基博士和珍·布罗迪教授以及瑞士苏黎世大学本·摩尔教授等组成。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每月公告》上。
根据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可的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是137.5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形成的。大爆炸初期宇宙极为明亮,但随着宇宙的膨胀,大爆炸约38万年后,能量逐渐形成了物质,大量密集的“氢气雾”弥漫在宇宙之中。在此期间,大量的第一代恒星所产生的光在被雾吸收后,只能传递很短的距离。该时期被称为宇宙的“黑暗时代”,但鲜少有人知道在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斯皮特勒解释道,在黑暗时代,氢雾浓缩在某些地方,使恒星、黑洞和最初的星系得以形成。而这些星系是紫外线辐射的重要来源,最终星系所发出的射线开始燃烧氢雾,氢原子被紫外线电离,这个过程被称为再电离。“获取有关再电离的信息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它发生得太遥远了。天文学家需要获得那时的光线才可以观察到当时发生了什么,但这非常困难,超越了现代望远镜的能力极限。”
斯皮特勒博士带领国际研究小组选择探寻附近星系再电离的迹象,以便更容易观察,从而获得线索。福布斯教授解释说:“我们对附近星系进行了解,来理解很遥远之前发生的事情,大致与研究化石了解地球历史进程的方式相同。我们可以看到在再电离刚刚结束的星系周围的地区,由此了解有关黑暗时代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第一代恒星是什么样的?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许多超大质量的黑洞存在吗?”
该研究小组寻找在古老星团中凝滞恒星形成的迹象,并测量星系周围再电离通过的时期。通过测量在三个星系并包括银河系周围再电离发生的时期,研究人员发现氢雾最初在宇宙的孤立、低密度地区被烧掉,而几亿年后,在宇宙密集、拥挤的区域发生再电离。这表明,在宇宙拥挤区域的星系,过去更可能是被非常密集的氢雾所笼罩。而氢雾如此密集的地区与相对雾淡的地区相比,则需要大量的光源和更多的时间来燃烧掉浓雾。
斯皮特勒说:“了解再电离如何在宇宙中穿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这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我们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