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记得明代诗人李流芳的人不多,但很多人却记得他的一句话:“人言债多人不愁”。直观来看,债多不愁是一种无奈,意思是困难成堆,短时间难以克服,也就不去愁它了。从当今世界经济来看,最大的困扰就是欧债危机,而面对着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欧洲国家也想尽办法克服,但最终效果有限,因而发愁也没用,老百姓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过,债多了欧洲国家或许可以有不发愁的选项,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却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忧愁。
欧债危机的不断深化与不断扩散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面临的约束更紧,而且也抑制了欧洲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到欧洲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供货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对欧洲的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较高比重。由于许多欧洲国家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关键部位,欧洲国家在某些产业上出现衰竭甚至停摆也必然从上下游关系方面制约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发展,不仅影响到出口贸易,而且也影响到进口贸易。众所周知,德国是经济实力最强的欧洲国家,但2012年前5个月,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额下降0.3%。尽管中国从德国的进口额勉强增长2.1%,但中国对德国的出口额却下降3.4%。相对而言,德国是直接被欧债危机拖累的欧洲国家之一,而意大利则是欧债危机闹得最凶的国家之一。2012年前5个月,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19.4%,其中,中国向意大利出口下降25.1%,中国从意大利进口下降7.6%。
欧洲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欧之间的贸易一直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大约15%上下不等。不难看出,现阶段中欧贸易基本上原地踏步,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起到拖后腿作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108.9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208.2亿美元,增长1.3%。相比之下,中欧贸易增长要比整个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慢6.4个百分点。同期,中美贸易增长却要比整个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快4.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中美贸易在关键时刻顶了上去,2012年上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表现会更加难看。
欧洲国家欠债多了还不上,发愁也罢,不发愁也罢,终究是人家的事,我们只能够深表同情。况且,即便是一些欧洲国家负债累累,也是政府欠债,但人家欧洲国家老百姓享受的福利也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挠头的问题是,你欠债,我发愁,欧债危机对中国外贸所产生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剧,甚至可以说是让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瘸了一条马腿。扩内需是对的,但现阶段居民消费受到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制约,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扭转。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口因欧债危机而掉了链子,无疑会将巨大的压力放在投资上面。果真如此,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就会更加严重,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加。
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经济形势恶化意味着中欧贸易也好不了,而如果中欧贸易长时间好不了,对外贸易这个“三驾马车”之一也就不完整。不过,欧债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首先,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许多欧洲国家以及金融机构被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欧元的地位也受到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欧元汇率呈现出下行走势。总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最近半年来基本稳定,而由于欧元贬值,人民币对欧元却也被动升值。如果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基本到位,那么,现如今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则是一轮“超升波”。由于欧元“超升”,中国企业对欧洲的出口也越来越难做了。
其次,欧洲国家欠债让我们发愁的另一个“愁点”就是中欧贸易的公平性与自由度受到损害。欧债危机表明,许多欧洲国家要想维持高福利,必须要强化自身经济活力,而提升经济活力也必然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事实上,美国一直着眼于搞再工业化,欧洲国家重振制造业也必然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欧洲市场上的拓展空间会越来越受到压制。没办法,有赚钱的机会欧洲国家肯定会优先想着留给自己的企业。2011年9月份,欧盟对原产中国的陶瓷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执行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4日。类似这种情况过去一直存在,现在不断增加,今后还有可能更甚。
再次,欧洲经济受欧债危机的困扰,也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有所拖累。经历了前些年从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冲击,世界经济的活力受到很大程度压抑,而欧债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客观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4月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由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疲弱,全球增长率预计将从2011年的4%降至2012年的3.5%,其中,欧元区经济下降0.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欧债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也带有全球化的特征,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因此而受到拖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国家欠债,我们中国跟着发愁一点也不为过。
尽管5月份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业绩看起来还不错,单月进出口贸易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但切不可盲目乐观。要知道,年末以及今年以来,随着对外贸易外部环境的恶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现在正逐渐产生效果。不过,这种靠政策支持取得的对外贸易业绩回升是否会使昙花一现,还有待观察。人常说,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从2012年上半年举行的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看,尽管累计有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1万名采购商到会,其中,欧盟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金额分别下降15.5%和5.6%。并不是欧洲国家的客户看不上中国的商品,而是受欧债危机影响,这些许多欧洲客户囊中羞涩,要么索性不来了,要么来了也不爽快,下单的时候显得很抠门,小单和短单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尽管来自美国的客户人数不减,但也往往光看不买,广交会上针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成交金额下降8.1%,比对欧洲出口的情况还要差。由于广交会上的成交的合同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陆续执行,未来几个月外贸企业很可能会继续过紧日子。
当然,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所有愁事不一定都与欧债危机有关,像劳动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本身早已存在,还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况且,欧债危机带来的也不一定都是愁云,而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有些反而会是机遇。由于的欧洲的一些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中国的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填补机会也相应增多,关键是自身把握机遇的能力。
欧债危机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虽然欧洲国家欠债是一个局部性问题,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确是一个全局性问题,而作为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欧债危机“外溢”出的愁事更多体现在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所面对的复杂形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