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依靠味蕾的依恋牵住自己的根,本是飘在海外的华人不言而喻的常态。近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一剂强心针,将华人静默于心的秘密,大声道出。
这部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自5月14日开播以来风靡海内外,它抓住中国人最敏感的关于吃的神经,把祖国饮食文化用最诱人的方式呈上,这当中又尤以来自海外华人的感叹最为汹涌。有人嗔怪自己的家乡为何没有得到笔墨浓重的待遇,有人感叹高清的镜头美化了太多粗糙的真相。然而,对身处海外的华人来说,这部片子引发的情感足够真诚。许多人心怀感激看着熟悉的食材在屏幕上向自己招手,听着解说娓娓道来情牵万里的感动,随着到飘到鼻尖的味道,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内心的思乡情怀释放个痛快。
食物背后是生活,生活背后是朴实的情感。对呼兰河边长大的金顺姬来说,故乡是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回到城市里,塞满冰箱的乐扣盒子里,装着舍不得吃的各样小菜;苗家女回忆起妈妈送年幼的自己上学时说的话,“满女,你自己走吧,这天是越走越亮的”;做了50多年虾酱的老奶奶,坚持着最原始的方式,守着老铺,守着大澳,守着过世老伴的照片;藏族小伙在外闯荡了几年后又回到了家……
这些将食物放在离家和回家路途上的故事,大概是最能引发华人共鸣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留英同乡聚会一个接一个,而每次聚会最离不开的,是一桌桌尽量向家乡原味靠拢的食物。
片中,一群香港老人聚在一起做拿手的饭菜,回忆年轻时的故事,汇集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何尝不是老人的典型心情,积累的岁月,总有想要拿出来一吐为快的欲望,在食物中被发现、被关注。
不少退休在家的居英华人喜欢在家研究故乡的美食,有人为买到绿豆面跑遍伦敦,有人为酿一缸合格的泡菜守在家调试温度。最近引起留英学生追捧的天津煎饼爷爷的出现,就是这样顺理成章。
变味的洋中餐
西方人对中餐的误解,中国人已领教不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迁居英国的不少香港移民,在这里发展起中餐、外卖生意,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如今的中餐外卖遍布全英各地,即使是最偏远的小镇,看不到传统的玛莎百货和英国馅饼,也总能出现中餐外卖的身影。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不少中餐经营者推出的都是煎炸、酸甜的菜肴。像豆腐、香菇这些滑口的中餐食材,甚至被一些洋人形容成“鼻涕”。所以,当它们出现在中餐外卖店时,已经失去了本真面貌。
于是变了味的中餐概念,营造出无奈的中餐印象。便宜、便捷的方式却也一定程度上战胜了味觉,成为热爱快餐的洋人的另一种选择。
尊重和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开诚布公地宣布对食物的尊敬:朴实的山民像对待孩子一样轻抚一朵松茸,挖藕工人小心擦去莲藕上的淤泥,屋顶种菜的大叔摘下一筐大小各异的西红柿冲洗干净。如此小心对待地食物,让观者不忍轻视,满怀感恩。许多华人表示,酱油、辣椒是做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百搭的性情使自己的出镜率极高,就像英国人面对土豆和西红柿酱一样,有了酱油和辣椒,厨房才是完整的,离家的心方能得到抚慰。
因为中国胃,因为沁在中华饮食里的根,在英国,许多华人、华社、华企在为推广中餐而努力着。留英学生Ben小犇也表示,中餐不该固步自封,而应该考虑各种更广泛的推广方式,例如进入大的连锁超市等。希望这部纪录片带给华人的不仅是转瞬即逝的感动,而能牵引着华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信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