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熊丙奇:北大设11位校长助理意欲何为?
2012/7/5 8:47:34 | 浏览:1379 | 评论:0

近日,网友“摆古论今”微博透露,北大官网公布校领导机构设置中存在11位校长助理,5位副校长等共计27(2人兼任)人,引发一阵声讨,称“北大沦陷”,并评价说:“你们让胡适、蔡元培、严复,这些老领导汗颜啊! (广州日报7月4日)

对此,北大随即进行了回应,称“北大的11位校长助理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服务性岗位,大部分校长助理在学校是兼职服务的,他们或是某个院系的教授,或是某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北大的校长助理的设置不同于其它国家行政机关的‘部长助理’职位,职位的设立并不占有专门的行政资源和岗位级别,并非所谓的‘校级领导’。”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北大确实把校长助理放在了官网的“领导机构设置”中,就算其不占行政资源,至少也承认这属于校领导设置,另外,这些校长助理,对外的身份必定是校级领导。大学设置这么多的岗位,与其说是教授为学校服务,不如说学校用这一岗位满足教授想当校级领导的心愿。对于担任校长助理的教授来说,对外可称学校领导(北大将校长助理放在校领导设置中,呼应了这种需要),提升自己的身价(近年来很多人多要傍北大,况何成为北大校长助理了),另外也可利用校长助理这一职位,方便地进行公关学术和社交学术,有头衔、行政职务者有更大几率获得各种课题,已是公开的秘密,这是校长助理在服务学校,还是学校在服务校长助理们呢?

确如北大所说,大学的校长助理大多为正处级,没有相应的岗位级别,但如此众多的助理,或多或少强化了行政在大学中的地位,每个校领导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必然找出一些事来,把这些事布置给院系,院系也就只有围着领导转了,同时,对应如此众多的校领导,必然有庞大的行政机构,这些机构的人浮于事,将严重影响大学的教育和学术风气。

减少校领导职数,同时精简学校的行政机构,这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要求。在发达国家的大学,校级领导最多只有3~4位,且没有多大权力,没有一干秘书,也用不着这么多的助理。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后的今天,一些大学校领导职数不减反增,这传递两方面信息。一是《纲要》对于一些大学来说,就是一纸空文,大学一边学习着《纲要》,喊着要去行政化,一边继续行政化;二是大学岗位的设置,并不是从大学事业考虑,而是更多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由于行政岗位吃香,供不应求,所以就一再扩容,这也引导大家追逐行政岗位。可以说,当今的大学,不是教育共同体,也不是学术学术共同体,而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大学之所以可以如此背“去行政化”趋势而行,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政府部门没有做出任何推进去行政化的行动,继续坚持按照以前的管理模式管理大学。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新创的南科大提出“去行政化,去官化”的办学理念,可深圳市委组织部门却出面为其公选局级副校长。去行政化在一所全新的大学中,都这么难,况何一所传统的公办大学了。

其次,在校长助理岗位的设置上,大学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通常来说,副校长的任命,目前还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所以大学很难增加副校长的职数,而校长助理的任命,则大多在校内就可以搞定。

再次,大学内部的人事权,主要掌握在校党委和校长办公会,普通的教师无权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就是对“校级领导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严重不满,也无处表达不满意见。

这充分表明,大学的去行政化遭遇行政困境。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调整政府管理学校的模式,真正在大学内部实行教育权、学术权和行政权分权,建立可以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决策的教师委员会。没有大学内部的民主决策机制,一切都靠行政说了算,大学只会在去行政化的旗号下,沿着行政化的道路越走越远。

在调整政府管理学校的模式方面,对于国家《纲要》的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有必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台实施细节。比如,对于取消大学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所学校落实,那么,对于这种情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是默认,还是严肃出台措施,抓落实,就会向社会传递完全不同的信息,如果能从北大等校开始,取消校长、书记的行政级别,恐怕其他高校没有不应声执行的。再次,对于学校因人设岗,增设众多并不需要的助理岗位,也应该进行调查,并引导学校在重大人事决策方面,建立公开的民主决策机制。

2010年底,我国启动了500项国家教改项目试点,其中就包括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当时社会舆论对此寄予厚望。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现代大学制度在哪里呢?有哪所学校的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了?有哪所大学的普通教授拥有了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呢?一切还是照旧。这其实更不利于大学的去行政化,以前,没有《纲要》,没有试点,大家对去行政化多少还有期待,现在,《纲要》白纸黑字,试点也轰轰烈烈,可行政化反而更严重,这只会让大家对教改的信心一点点消退。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丘成桐:父亲的哲学课——从古文到数学 2025-05-06 [98]
刚刚!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5-06 [91]
朱永新:在一个学制100年没有变的国度,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向何方? 2025-04-28 [223]
苏格拉底的精神 | 杜兰特 2025-04-28 [199]
刘尚希:宏观经济政策要与标志性改革结合 2025-04-27 [239]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三大谜思和一个建议 2025-04-21 [407]
王志纲重磅演讲: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信心才是王炸! 2025-04-21 [366]
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 2025-04-21 [377]
霍布斯:论权势与荣耀 2025-04-21 [404]
达利欧:重要的不是关税,是旧秩序的崩溃 2025-04-21 [40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