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香港“回家”满15年了。在包括港人在内的中国人头脑里,难以忘怀的依旧是15年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米字旗缓缓落下……那个意味深长的蒙太奇镜头。
那一镜头,标志着香港自此踏上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新坐标。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欢乐与忧伤、她的成长与烦恼开始更多地与“中国”联系在一起。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曾用一句“中国好,香港也好;香港好,中国更好”来表达香港融入祖国怀抱的安心与期许。
到今日回归15周年之际,也许并非所有港人都会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但有一点想必他们不会否认,他们是“一国两制”、“陆港双赢”的见证者与受惠者。
回望这15年,香港依然享有高度自治权,贸易、物流网络依旧畅通,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一系列高效、公正的制度保障有序运转,经济持续繁荣,强有力地回击了了西方舆论“香港已死”的妄断。在北京的强力支持与自身的积极应对下,香港还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三大难关”,保持了全世界最自由、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的本色。
15年间,香港GDP累计增长了38.9%,证券市场总市值增长了4倍。《时代》杂志曾特意造了Nylonkong(纽伦港)的新名词,将香港与纽约、伦敦两大国际金融中心直接相媲美。
15年间,香港的政制循序渐进地向《基本法》预定的方向稳步发展。迄今香港已举行了4次特首选举,而有不同诉求的民众享有上街的自由、言论的自由,港人不再政治冷感。香港还通过了“2012年政改方案”,拟在2017年普选产生特首,其后还将普选产生立法会全部议员。这些无疑是香港回归以来民主的进步,也是“高度自治”的又一注脚。
香港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北京的尽心与尽力。且不说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一次次收到的各项“惠港大礼包”,单是从国家领导人到访香港的频率看,也足见国家的 “偏爱”。眼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香港参加庆典,这已是他第三次访港。
海内外热爱香港的人士,莫不为香港当前焕发的魅力叫好、祝福,但不可否认,如果拉近镜头观察,香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经济方面,香港一直备受诟病的便是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利润丰厚的金融业、地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泡沫化风险加大。而在当前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香港经济受到波及,加上港府缺乏长远的产业规划与人才教育培训的配套,产业升级略显“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香港的经济增长赶不上新加坡、韩国等地的步伐。
政治方面,香港当前各党派政治争拗不断,使得无谓的内耗加剧,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一不小心就被“泛政治化”,反倒束缚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近期曝光的港府前高官涉贪等系列丑闻,也令香港政府一直以来的廉洁形象蒙尘,公信力受损。平息政治争执,改善政治生态,已不容香港再用“鸵鸟政策”应付了。
民生方面,畸形经济政策下的“地产霸权”、底层群体在政治的“失声”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化,导致香港贫富分化严重,经济红利没有做到全民共享,近期发布的《香港发展报告(2012)》用“大富豪、小市民”形容当下香港的社会格局。在一个基尼系数高达0.537的社会,民怨不可能不“鼎沸”:弱势群体买不起房、缺生活保障,中产阶级生活也日益艰辛,年轻一代工作机会匮乏、找不到向上流动的通道……长此下去,将导致香港社会分化加剧。
最后,在陆港关系方面,香港还需要通过不断调适,更加自信地去适应时局。
随着大陆的发展速度压过香港,以及大陆直接吸引外资的能力提升,香港作为“自由港”的作用有所削弱,于是担心将来只会成为中国辖内的一个普通城市。这种不平衡感,又在最近陆港对骂风波、大陆孕妇赴港产子风波等“不愉快”的刺激下,令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下跌至13年来新低。这难以佐证香港“人心仍没回归”,只是提醒北京与港府去思考如何营建一个更和谐、更共赢的陆港关系。
上述“成长中的烦恼”,必将对香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困扰,这既需要北京方面聆听,去理解、去回应,更需要香港上下齐心,去面对、去解决。“难一步,易一步……”,回环往复,这是香港影片《岁月神偷》中市民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香港人也应该用这种豁达、乐观、不言放弃去面对当下的一些困境,因为过了“难”的坎,就会迎来如履平地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