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共同完成的這本藍皮書中指出,46%的創業海歸的海外學習專業為理工專業,27%的海歸專業為經濟或工商管理,12%為法律或其他人文專業,還有9%為醫療衛生專業,其他的專業為6%,並且男性占90%。
藍皮書提到,2010年海歸達到13萬4800人,2011年海歸達到18萬6200人,創歷史新高。海歸人才的大規模跨國流動和加速回歸顯示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政府的努力,中國正在日益從「人才流失」國逐漸轉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環流」的接納國。
藍皮書在分析當代海歸創業的特點時指出,在海歸群體中,高學歷更有助於他們創業。經調查,創業成功的海歸大部分是碩士、博士或者博士後。而且海歸在高科技領域裡創業更容易成功。
此外,藍皮書內容表示,中國海歸就業、創業開始呈年輕化態勢;而且女性在創業過程中的優勢漸顯現,女性海歸創業者增多。「改革開放後,中國留學潮風起雲湧,在留學和歸國大軍中,有大批英姿颯爽的女留學生身影。」
相关讯息:逾四成中国海归拥有外国籍或绿卡
23日在北京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海归人才在海外居住所持签证情况看,中国海归人才中,44%的为外籍公民或持有绿卡,其中20.8%为外国公民,23.2%拥有永久居留权;余下56%的海归中,24.4%的拥有长期居留签证,31.6%拥有短期居留签证。
不算“海龟”算“海鸥”
大多数海归有国外长期合法居留的证件
23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上述数据说明,参与该项调查的海归大多数有国外长期合法居留的证件,而这些高端海归人才不一定是真正的“海龟”,而是“海鸥”。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和国外的交流不断增多,人才流动已成趋势,有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往返于国内外,其业务跨越东西方,这批高端人才被形象地称为“海鸥”,一些地方为吸引“海鸥”来工作而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及具体措施,被相应地称为“海鸥计划”。
蓝皮书认为,“海鸥”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出现,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
蓝皮书显示,从海归人才在国外工作学习的主要国家分布看,调研样本中的海归人才平均在1.73个国家或地区学习或工作过至少一年以上,又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这些海归人才主要在北美学习或工作的占35.5%,在欧洲的占31.9%,在大洋洲的占6.7%,在亚洲的占20.2%。
多爱国企不爱民企
中国海归回国择业首选事业单位
蓝皮书显示,按单位性质划分,海归就业时,选择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家创立的民营企业的分别有16.1%,另有13.6%选择了国有企业,7.4%选择海归企业家创立的民营企业,到政府部门就业的有3.7%。
蓝皮书显示,已经就业的海归人才最主要的去向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占样本数的1/3,说明海归人才在科研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大学和科研机构,海归还在其他服务业、新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比较集中。
蓝皮书还表示,海归就业通常选择规模较大的单位,已经回国就业的海归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研发方面,有35.8%的海归已经回国在研发岗位工作。另外,从事销售和市场、生产和运营以及人事管理工作的已经回国就业海归比例分别为12.4%、11.1%和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