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市議會半小時頒獎」,家住華裔聚居城市的一位社區人士指出,市府近年來多個關乎市民住房、交通問題的提案懸而未決,然而就在市民極有限可以發表意見的市議會,卻總是被華裔議員頒不完的獎狀和證書占去大半時間。曾經一個小時的市議會半個小時在頒獎,為了晚到得獎者打斷議會進程時有發生。許多得獎者非但沒為社區作出突出貢獻、甚至根本不是本地居民,「真不知頒的哪門子獎」。
另一位社區人士透露,每逢華裔社團、商家舉辦活動,「少說有三、四位各級政府的華裔代表攜狀到場」。有時只是一場簡單餐會,就有來自縣政府、市政府某某官員、代表頒發「賀狀」、「社區貢獻獎」等各式獎項。雖然請華裔官員到場有助活動聲勢,「但不屬實的獎狀接到手軟,不免過於浮濫」。
本該代表榮譽與鼓勵的獎狀如今卻唾手可得,也讓不少人出於私人目的開口要狀,更不乏有政客利用公共資源實現政治目的。
一位華裔前市議員透露,曾經有宗教團體、外市政客索取獎狀,「幸虧提前做功課看出端倪」,最後才以涉及政治而婉言拒絕。要求頒獎最多的一般都是地方華人公司甚至大陸、台灣企業代表,他曾經問過一家大陸公司代表,才聽說「把獎狀以及和外國官員照的相擺在公司顯眼位置,有顧客看見了不僅能提高公司聲譽、也能讓同行羨慕」。
聖谷某華裔聚居城市現任市議員透露,市議員之間也有不同政治觀點與立場,不排除有時某一方利用發獎狀這類「小恩小惠」籠絡其親友和支持者。曾經就有政見不合的另一位市議員,在市議會向一位外市服裝商家頒發「社區貢獻獎」,直到後來調查才得知,該商家曾在該議員競選時充當金主。
無節制頒獎不僅讓獎狀折價、更讓市議會憑添額外開支,看似簡單的一張獎狀,加上成本和人工,政府支出近90元。一位前市議員說,聖蓋博谷不少城市盛行頒獎且沒有節制,頒獎只需市議員向議會秘書提出要求,就由秘書製作、城市帳務買單。雖然大家平時看到的六吋彩色獎狀本身成本大概只有四元左右、稍大的公告(Proclamation)格式獎狀需八元,但製作一封此類獎狀秘書花兩個小時,而秘書每小時工資大約40元,因此加上公共資源、人力資源等,製作一張獎狀「市府要付90元埋單」。
如何控制濫發獎狀,一位有近20年從政經驗的華裔官員透露,華人礙於情面、又講求禮數,因此遇有開口要獎者很難拒絕,最好辦法應像日前洛縣政府收回警徽一樣、將城市頒發獎狀權利收回。另一種方式是各市政府制定詳細的頒獎標準,或經市議員全體表決通過再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