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華裔科學家鄒哲(Peter Tsou)說,此次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的防冷設計採用矽他此前研發的矽密封設計。
擔任「好奇號」副總工程師的劉登凱(Dan Kai Liu)表示,由於當初設計構想,為提高探測、採樣的效率及效益,就是要讓「好奇號」著陸火星可進行兩年的漫遊探測任務,並可隨時採集樣本、隨即化驗分析,因此,探測車高度設計為兩公尺,車體重900公斤,並配備有11個攝影機,以及十個精密實驗及分析設備。
這次登陸火星任務中,由華裔系統工程師陳艾倫(Allen Chen)擔任副領航,負責好奇號進入大氣層、下降和著陸(EDL)的指揮、溝通及調度。陳艾倫先後取得麻省理工學院航天暨太空雙學士、洛加大商業管理碩士後,於2009年進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即加入「火星科學實驗團隊」,累積豐富的動態飛行領航及系統操控的經驗。
「好奇號」這次的登陸火星任務,探測器配備雷射槍等最先進儀器,以及體積最大的飛航與降落設備,並首度採空吊降落方式。陳艾倫表示,從升空、進入大氣層到降落,須經歷100多個程序,不容出任何一個差錯,尤其是好奇號進入火星大氣層後的「驚險七分鐘」,最後能夠成功降落火星,讓他畢生難忘。
成功降落後,未來挑大樑的是「探測器操控團隊」,該團隊共計15為成員,分三小組輪流執行任務。
在「探測器操控團隊」擔任機器人操控工程師的嚴正(Jeng Yen)說,「好奇號」6日成功降落後,其後20天的任務劇本都已寫好,由於探測車上有各種精密設備及儀器 ,最初十天該團隊將透過訊號傳遞與溝通,一一檢測各項設備,「好奇號」至少要十天後,才能發揮「好奇本事」,展開漫遊火星表面的探測及採樣。
嚴正表示,「好奇號」已於6日打開直接接收地面訊號的天線,目前該團隊與「好奇號」的溝通,可直接傳遞溝通訊號,每次單向訊號傳送須時14至15分鐘,若遇到火星繞行至背面,該團隊則須透過繞行火星的人造衛星,做為訊號溝通的中繼發射站。
相关报道:火星探测器项目副总工程师刘邓凯:好奇号登火星为寻找生存空间
(侨报 高睿)
参与火星探测器项目的副总工程师刘邓凯6日表示,“好奇”号于昨晚10点半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着陆火星表面,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的状况。
刘邓凯介绍说,“好奇”号的着陆完全在太空总署的掌控之内,成功着陆火星不仅为美国探索外太空的生命奥秘打开了又一扇大门,也为人类将来远征太阳系以外宇宙打下了基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找宇宙中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更关系到人类将来能否在其他星球找到生存空间的大问题。
但他强调,人类迁移其他星球的研究,或在火星上面建立空间站的问题,目前还不在太空总署的计划之内,这不仅是受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客观需要角度考量,目前也没这个必要。“征服外太空要靠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点,美国太空总署早已做出过表态。”
刘介绍说,探测器在升空前就已经设定了着陆点和探测方向。从着陆点来看,基本上是在原来预定的20英里范围之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指令程序让“好奇”号探测器在未来的两年里在火星表面有目标地进行探索、采集、化验、分析那里的客观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研究那里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生命体或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