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22日刊登两份研究报告说,两个美国研究小组分别探明了人体内鸦片类物质的两种受体结构。这将有助医学界研发出不上瘾的止痛药。
鸦片类物质包括吗啡、可待因、海洛因等,是让许多人谈之色变的毒品,但同时它们也是部分止痛药和镇静剂的成分,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在利用它们药效的同时避免上瘾的副作用。
受体是能与某些信号分子结合的蛋白质的总称。鸦片类物质要在人体内发挥作用,也是要先释放出一些信号分子,等它们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再引发一连串的生理反应。过去人们对相关受体了解甚少,但近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可以通过X射线探测等方式来揭示受体的分子结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别探明了名为“μ-OR”和“κ-OR”的受体的结构。这两种受体是鸦片类物质得以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比如鸦片类物质常带来的止痛、精神愉悦和镇静等效果,都是经由μ-OR受体传导。
研究人员认为,在探明这两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后,可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药物,将鸦片类物质变毒为宝。比如鸦片会通过受体分子同时传送止痛和上瘾两种作用,而新药物也许可以只保留与止痛相关的效果,而避免或抑制与上瘾有关的效果,从而开发出不上瘾的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