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杨玉良: 复旦大学将全面推行“书院制” 实行学生自治
2012/9/7 4:38:12 | 浏览:2255 | 评论:0

“开学和毕业是一所大学最具魅力的时刻,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孕育着各种的希望和想象。”

9月7日上午,复旦大学2012级本(专)科新生开学典礼在正大体育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300余名2012级中外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长杨玉良院士在进行致辞时,作了这样的开场白。

杨玉良还透露,从今年起,复旦本科生管理将全面推行“书院制”,而“书院制”的重要内容是实行学生自治制度,内部事务由学生管理。

鄙视为升官发财上大学

杨玉良9月7日和复旦新生们重温某些关于大学的常识, 关注大学具有永恒性的属性。

当谈及“大学教育是什么,大学是什么”的问题时,杨玉良引用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前辈蔡元培先生的话:“大学是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他表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培训所,而是集人才培育、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这样一个场所和载体。

杨玉良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的一句话:“他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就说过,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杨玉良说:“前辈为我们缔造了复旦这样一个杰出的机构,我们将生活在为我们创造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浮躁的功利主义的社会心态对今日中国之大学的普遍侵蚀,使得我们有时很难坚守作为一所大学和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学生的本分是什么?学习。”

自问内心是否得到满足

近日,一份由纽约时报集团下属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发布的全球最受雇主欢迎的大学150强的排行榜,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期间,请美欧等10个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的CEO列出最受雇主欢迎的大学毕业生,复旦大学位列中国第一,位列全世界的第34位。

对此,杨玉良说:“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调查结果似乎说明我们复旦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很不错,干得也挺好,值得学校高兴。”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感觉不到太多的喜悦,甚至感到了一些隐忧。”杨玉良引用了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2008年本科毕业典礼上发出的疑问:在一家有着金字招牌的公司里干着一份起薪丰厚的工作,加上可以预见的未来的财富,是否能够满足你们的内心呢?“我们每一个学生、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如果我有了如此丰厚的财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不是得到了满足。”杨玉良大声地问学生。

杨玉良建议大学新生:“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当中来完善自己。”

老师品行未必比学生好

在谈及大学里怎么学习的问题,复旦目前实行的是通识教育和书院制。

今后复旦学生生活在五大书院里,许多日常事务都将由学生组成的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包括日常活动安排、经费管理、书院入籍申请等。杨玉良强调,在复旦的历史上,宿舍秩序、同学的品行等是靠学生自治来解决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说老师的品行就一定比学生好,所以学生的自治可能更加重要。他说,“我们能够坚持这个传统,发扬这个传统,在书院当中将更加多地来实施复旦传统的学生自治的办学方针。”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51]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8]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7]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9]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72]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5]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