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爾灣加大曾凡鋼教授研發成功可抑制耳鳴的醫療儀(Sound-Cure)
爾灣加大曾凡鋼教授研發成功可抑制耳鳴的醫療儀(Sound-Cure)
作者:王善言 | 2012/9/15 1:08:55 | 浏览:3718 | 评论:0

  耳鳴不是病,但讓人失眠、煩噪,沮喪,甚至無法正常工作,也是從阿富汗、伊拉克等地退伍的美國軍人頭號毛病,因此當爾灣加大生物醫學工程學家華裔曾凡鋼(Fan-Gang Zeng)帶領的團隊,近日研發出抑制耳鳴的醫療儀器,並應用在商業用途後,引起美國退伍軍人協會高度重視,主流媒體並廣泛報導。

爾灣加大曾凡鋼教授研發成功可抑制耳鳴的醫療儀(Sound-Cure)
爾灣加大聽覺研究中心主任曾凡鋼研發出可抑制耳鳴的醫療儀SoundCure。(王善言/攝影)

  曾凡鋼為該校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及認知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身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系主任,與聽覺研究中心主任。

  他研發出外型宛若MP3播放器的醫療儀SoundCure ,患者載上後,將聽不到原來刺耳的耳鳴聲,大大降低耳鳴帶來的不適感。

  儀器去年申請專利,授權北加州一家創投公司生產,在獲得FDA及CE Mark認證後,月前正式量產商業化,在美國及歐洲市場銷售。目前坊間功能近似且獲FDA核准的醫療儀,只有另一套由澳洲公司生產的,但運作概念不同,且後者售價是前者兩倍半。

  曾凡鋼指出,伊拉克、阿富汗退伍軍人最常出現三大症狀,依續是耳鳴、耳聾及肢體殘障。美國政府去年單為補償有耳鳴問題的退伍軍人,就付出高達20億元補償金。科學家初步認為,耳鳴是因血液及免疫系統出問題,但為什麼出問題仍是個謎。他是六年前在史丹福大學任教的外科醫師Nikolas Blevins介紹下,才開始與植入電子耳蝸的主流音樂家麥可合作,探討如何改進現有治療耳鳴的方法。

  原來麥可右耳一夕間無故失去聽力,之後常出現只有他聽得到的尖叫聲,備感困擾。雖然人工耳蝸通常只替兩耳都失去聽力的對象植入,但麥可在經過各種傳統及替代性治療法,也看過無數專科醫師及吃了無數抗生素仍無法挽回右耳聽力後,決定在右耳安裝人工耳蝸。麥可指出,裝上人工耳蝸後耳鳴症狀有時得以紓解,但仍無法完全抑制。

  曾凡鋼從麥可的電子耳蝸可能傳送的聲音著手,嘗試各種頻率的聲音,但都效果不佳。直到半年後有一天嘗試低頻聲音時,麥可高興大叫說他完全聽不到耳鳴聲了。

  為探討是否可更廣泛應用在更多耳鳴患者上,美國耳鳴協會同意提供經費,讓曾凡鋼團隊進一步研究。該協會指出,全美至少有5000萬人有耳鳴問題,其中1200萬名患者症狀嚴重到需要就醫,當中的200萬名患者甚至無法正常生活。

  他的研究團隊經過100名自願者長達數年,針對17種不同群體的頻率測試,包括使用原來用來治療耳鳴的「白色噪音」(white noise)後發現,「白色噪音」對抑制耳鳴的效果最差,反是一種近似AM廣播頻率的聲音,得以有效地壓過60%自願者的耳鳴聲。提及過去治療耳鳴是以靜態聲音為主,現在改成動態聲音。

  曾凡鋼認為,這些具圖案的聲音可能起到刺激大腦的聽覺皮層,一開始會刺激大腦,隨後大腦習慣這個聲音,壓過原來聽到的耳鳴聲。但因植入人工耳蝸價格昂貴,如耳蝸售價3、4萬元,手術又是額外3、4萬元,因此改造成一種類似MP3播放器的醫療儀。

  曾凡鋼說,由於耳鳴患者聽到的聲音及響度不同,該醫療儀須由專家將幅度及頻率調到與耳鳴患者最匹配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因此須由醫師配方才能使用。

  來自中國大陸的曾凡鋼,擁有紐約雪城大學聽力學及神經科學博士學位,曾在「郝斯耳朵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及大學任教,2000年起在爾灣加大擔任教授。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75]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6]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2]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24]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15]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56]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54]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45]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73]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9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