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巨人正積極進軍國際,讓美國人都緊張。但以官方媒體帶動的這股「向西走」浪潮,在美國受到了正反兩方面的評價。有美國人對這些媒體在美國傳播「新聞」還是「意識形態宣傳」存在疑問。而「辯護者」們則認為,中國媒體在美國的崛起只是新聞業務的發展規律。
紐約時代廣場中央,高掛新華標誌,象徵中國媒體影響世界輿論的企圖心。
去年夏天,美國紐約時代廣場Y字型路口正中央的大樓,最頂層廣告螢幕,出現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新華社。
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以每月30幾萬美元的高價,租下這個高18公尺、寬12公尺的大型廣告螢幕,播放各種形象短片。
新華社不僅登廣告,還將北美總部,從偏遠的皇后區,遷到時代廣場大樓內。
旗下「新聞電視網英語台」,在前一年開始,仿效半島電視台,24小時對全球播送英語新聞。去年,還在美國的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台開播。
新華社這些動作,背後其實是中共為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並和西方媒體爭奪國際話語權、輿論影響力的「大外宣」戰略(宏大的對外宣傳格局)。
從2008年開始,中國政府協助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主流媒體,加強拓展海外市場。
同時,在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五所學校,開設國際新聞傳播碩士課程,培養人才。
換句話說,中共已將媒體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在企業、人民幣「走出去」之後,也要媒體大步向外走。
搶奪國際發聲權
就像新華社在時代廣場上,色彩鮮明的廣告,自大樓頂層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時代廣場。彷彿告訴所有路過的美國人:我來了!
2008年,中國內部發生一系列重大事件,是中共決定推動「大外宣」的近因。
歷經拉薩暴動、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毒奶粉事件等,受到國際關注的重大事件,中共高層發現,中國在國際上,居然嚴重缺乏發聲管道。只能「任由」西方媒體解讀中國,讓中國形象受損。
2008年底,中共中宣部長劉雲山,在一場與文化單位負責人的座談會上表明,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誰的傳播能力強,誰的理念和價值觀,就能更廣泛地流傳,影響世界。
「構建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傳播能力,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劉雲山強調。
2009年,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旗下英文環球時報創刊,代表「大外宣」戰略的第一步。
環球時報面向國際讀者,三年來,已是各國媒體獲得中國官方立場的重要新聞來源。
同一年,中央電視台在既有的中、英、西、法語頻道後,推出阿拉伯語新聞,向全球22國發送,目標成為中國的CNN、BBC。
用60種語言報新聞
今年初,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布《關於加快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的若干意見》。首次公開揭示,中國媒體走出去的全方位布局。
在非洲等媒體相對不發達的開發中國家,中國媒體已和西方媒體鼎足而立。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正積極在非洲、中東、拉丁美洲,購買播送頻道,使用語言已高達60個,是BBC的兩倍。
在東非肯亞,新華社、央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重要性,已和「美國之聲」與BBC平起平坐。
「除非你是瞎子,否則不可能沒注意到中國媒體在肯亞的曝光度,」當地第一大報」國家日報」主管說,「這是一個全面的微笑攻勢。」
不過,西方媒體大本營、國際輿論中心——美國,才是中國媒體海外擴張的首要目標。因為影響美國人,就可以影響世界。
在美國首府華盛頓,各國主流媒體辦事處聚集的「國家新聞大廈」,中國媒體本來只有新華社。去年中國日報與人民日報也成立了辦事處。
人民日報網站則在去年進駐紐約地標——帝國大廈。
除了自身業務擴張,中國媒體也和當地媒體合作,增加曝光度。中國日報每兩月一次,在華盛頓郵報周末版刊登「中國專稿」。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則在2009年開始,在德州KGBC電台,播放有關中國的節目。
儘管動作頻頻,但三、四年下來,連中國人都認為「大外宣」成效不彰,未來發展仍是未知數。
意識形態 讓中媒吃鱉
一位長期駐點美國的人民日報記者在一篇報導中表示,中國媒體並不熟悉國際媒體的市場運作。「要如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不論是中宣部等相關黨政機關,還是各媒體,都還在探索階段,」張暘寫道。
中國以外的閱聽大眾,則對中國媒體的報導,充斥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心生反感。
雖然短期內無法和西方媒體抗衡,也受到許多閱聽大眾排斥,但美國政府確已感受到中國媒體的競爭壓力。
「我們正面臨一場資訊戰爭,而且正處於劣勢,」前年初,美國國務卿喜萊莉,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時,就呼籲美國人要提高警覺。
不過,中共如要真正達到「大外宣」的效果,恐怕得從改變自身做起。
四川德陽市形象片,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展現獨特魅力。
中國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赤壁》曾在紐約時代廣場「上演」。
去年新華社與聯合國共同製作世界愛滋病日宣傳影片,在紐約時代廣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