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總統就任之初,大家對這位高唱[改變]的少數族裔新總統寄予厚望,希望他在國際事務上能有新思維。歐巴馬宣示揚棄布希總統的[單邊主義],不再在國際間獨斷獨行,立時讓人耳目一新,他還因此得到一座[過早發給]的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中期以後,我們發現歐巴馬似乎不但沒有能力發展新思維,而且做了大撤退,把數十年前冷戰時代陳舊的[圍堵政策]又來應用在亞洲,圍堵的對象是中國。
從歐巴馬總統,到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國防部長潘尼達,沒有人承認這是[圍堵政策]。但國際間每個人都知道,這就是[圍堵政策],而且是到處點火的[烽火外交]。
雖然是華人,但是居住在美國,我們當然重視美國利益,希望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無往不利。可是想想,這樣子的[圍堵政策]與[烽火外交],真的對美國有利嗎?
表面看起來,這手牌似乎玩的得心應手。美國對中國的周邊國家不斷在領土糾紛上見縫插針,搧風點火,製造與中國間的民族仇恨。中國政府不知所措,外交上節節敗退,從東海經南海再到印度洋,形成了被包圍的形勢。美國乘機[重返亞洲],推銷[導彈防禦系統],永久性的包圍中國。
但是[點火]是危險的,因為可能燒到自己。日本和菲律賓受到美國的鼓舞,誤判了形勢,做出了美國也不願看到的過激動作。東海大戰一觸即發,美國也膽戰心驚,趕忙又派潘尼達赴中日兩國滅火。
[圍堵政策]的根本問題,在於美國部署在東亞的強大武力能維持多久?美國的經濟這樣差,國防預算面臨大幅削減.能保持幾年優勢?即使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穆尼的主張,反過來大增國防經費,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要好過美國,這場[軍備競賽]的結果,最後倒下去的恐怕不是中國。
美國現今在亞洲的霸權,其實是建立在無人能敵的強大武力上。如果講究經濟利益,亞洲各國其實傾向中國。霸權如果失去了武力的支持,這些週邊國家只怕會[朝秦暮楚],倒向中國。
更可怕的問題,是在本來對美國具有好感的中國年輕人心中,種下仇美的種子。中國的崛起其實是無人可擋的,只是時間的問題。那麼你是協助中國民主化,以公平的態度對待中國,讓中國在崛起後與美國友好合作,共同領導亞洲;還是逞一時之快,把中國打的抬不起頭來,贏得眼前的表面勝利,卻失去了未來長期的美國利益?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就這樣短視而缺乏前瞻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