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技術旗手喬布斯於2011年十月五日與癌症英勇搏斗八年,終於不治逝世。處於56歲之壯年之生命因胰腺癌的侵襲而嘎然中止。值此周年忌日來臨之際,人們不免對這位天才的巨人,深感懷念。
在回顧喬氏從癌症的發現到死亡時,有論者以為,如果事情從頭來過,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喬氏今天或許還在繼續開發新的產品。
喬氏於2003年十月宣佈被診斷患有胰腺癌。起初醫生原以為是預後險惡的腺癌,因而告訴他「難活過半年」。可是,經進一步插管活體組織檢查,才證明是極為少見但也遠較溫和的分泌細胞癌。建議立即手術切除,有望完全的治愈。喬氏不願意「開刀」而拒絕,改而尋求「另類治療」,如素食,草藥,等等。九個月後,病情沒有好轉,在2004年七月接受了手術,延長壽命八年多。這期間,蘋果在他的親手設計下,連續推出了最新的幾款微型多用途平版產品,風糜世界,如iPhone (2007),iPad(2010),iPad2(2011,三月)。同年六月,已經病入膏肓,仍舊親自推出iCloud。四個月後辭世。
的確,醫生在給病人作手術之前,需要患者簽字同意。但它不是一般的同意,而是Informed Consent 。其意是指「被告知了有關的資訊後的同意」。這一法律要求是必要的,因為患者不懂醫學,不了解手術對疾病的治療有何意義。例如是否可以解除他的病痛,有無危險,手術對生活其他的方面,會有甚麼影響,等等。醫生在徵求患者對手術同意時,對患者的解釋,在給予資訊的層面,是否已經充分,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態度; 同時,醫生所說的話語,在患者聽來份量如何,是否誠信可靠,也有很大的關系。
筆者四十年前在中國大陸農村作赤腳醫生多年。一些轉到縣城醫院去治療的病人,特別是進展較慢而不立即致命或無劇痛內逼的情況下,對醫生「開刀」的建議,常常拒絕。其原因除缺乏醫學理解外,還有對醫生認識不深所具有的生疏感而不信任。此外,還因為對抱著僥倖的心理回鄉用草藥治療的不實希望以為有退路可走。這時,如果筆者聞訊來到縣城醫院,與其主治醫生討論後,再與已看病認識有年,甚至搭伙寄住過的病人或家屬長談,剴切說明,曉以手術的利弊得失,病人回心轉意而決定接受手術的事例,並非少數。其中區別正在病人對筆者作為醫生先已熟識非止一日,也極為信任。
從知識的層面,喬氏與筆者以上所述的農民,相距何止地球的東西兩極;可是,在情緒的層面,卻面臨相同的陷阱﹕對陌生人難以貿然輕信,同時卻對另類治療抱有不實的希望。一個世界級的天才,就這樣失去了手術治愈的機會。
伏維喬氏千古,嗚呼,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