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洛杉磯縣即是個明顯的例子,美國之音報導說,該縣中國留學生超過4000人。洛杉磯縣經濟發展公司經濟學家蓋拉(Ferdinando Guerra)也表示,中國學生去年為當地經濟帶來超過1億元,更對全美經濟投注不只45億元。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環境工程系的魏順(Sun Wei,音譯)說,學校裡的中國學生多得他難得碰到美國人,不過這也使他不太需要適應新環境。
蘭德公司(RAND)經濟學家何塞克(Jim Hosek)說,中國留學生激增主要是中國經濟成長所致,很多中國企業家、商人和各界領袖現在更富有,有能力把子女送出國。
從南加大獲得教育博士學位的李晶(Li Jing,音譯)同意這種說法。她說,以前的中國留學生大多有獎學金,現在大多自己出錢。
南加大宗教生活主管宋尼(Varun Soni)說,雖然中國學生大多攻讀工程和科學,可是新一代留學生也開始主修商業、教育和電影等學科。
他說:「我覺得這一代學生真的用心思考自己能在美國學什麼,而且日後回國對他們有幫助。他們似乎不像以前的學生,他們不想長久留在這裡。」他表示,這種趨勢讓一些美國人擔心人才外流。
但是,專家表示,中國留學生也為美國帶來一些利益。宋尼說:「隨著中國學生融入美國社會,成為美國的朋友,以及隨著愈來愈多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和瞭解中國,我相信雙方文化和國家會更加融合,提供彼此協同合作的機會。」
除了促進東西方的融合之外,經濟學家表示,從美國大學畢業的中國人一旦返回本國,也可能協助促進中國在美國投資。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上月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披露上述信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認為新一輪留學高潮和低齡留學熱,源於越來越多家長不滿意境內應試教育;雖然孩子年齡過小外出留學也有風險,但他們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河北石家莊市民說,「高中教育越來越傾向於應試化,孩子們很難學到真正的東西,如此發展,怎麼能保障孩子以後在社會上擁有競爭力。」孩子到新加坡後是全英文教學,評價機制不像境內要求「百分制」苛刻。女兒楊娟和其在新加坡留學同學一樣,有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小組。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局統計,2005至2006學年,中國僅有65名中學生來美讀中學,但2010至2011學年,中國有6725人來美國讀中學,5年間人數增長 100倍。目前中國本科生出境學習仍是主體,但高中生比例不斷增大。除了美國,還有許多中國留學生湧入加拿大、歐洲和澳洲等地中學。
海外就讀高中、本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語言問題,北京新東方學校國外北美考試部高中生留學項目經理建議家長理性對待,「留學低齡化確實是這些年的一個趨勢,但一定需要先在國內解決語言問題」。低齡學生培訓語言考試面對最大問題是閱讀量太少,詞彙缺乏。如果語言不過關的孩子出國留學,學習跟不上,無法和同學老師交流;要是身邊沒有家長或親人給予幫助或學習輔導,長期惡性循環下去,孩子自信心會受到極大挫敗。這在國外留學生中並不少見。
環球雅思留學服務中心市場部表示,低齡化留學群體擴大的主因是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家庭有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經濟基礎。在美國就讀高中,學費加生活費,3年費用80至100萬元,本科4年費用120萬左右。高中生留學主要資金來源,父母親友資助占88%。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建議送孩子出國的家長,要保持理性,尊重孩子願望,同時考慮家庭承受能力且不要盲目跟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則認為,中國應試教育趨勢越來越明顯,加之高等教育「空心化」嚴重,使得很多有條件家庭開始著手讓孩子高中就留學。
中国成美第一大留学生源国 留学美国存四大误区
中国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为美国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一直从事中国留学生招生工作的旧金山大学副校长史丹利·奈尔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美国时存在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找什么工作就选什么专业
据史丹利介绍,美国的教育体系和中国有区别。本科阶段,美国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修身”,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如何协作、与人相处等等;针对工作的学习是研究生阶段的任务。
这与中国留学生的心理预期不同。北京市高一学生小叶正在备战 “美国高考”,她出国留学是为了将来回国能找个好工作。对于本科专业的选择,小叶刚开始想学音乐,后来觉得不容易就业,又想转向物理。
小叶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准备出国的高中生。他们认为,在选择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时,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就应该选什么专业。
史丹利告诉记者,这与美国本科阶段教育的初衷是背离的。“我们不想在本科阶段培养一些只知道怎么按按钮、让机器运作起来的大学生。”史丹利建议,本科阶段专业的选择应该考虑两点,自己擅长做什么和喜欢做什么。对于擅长做的事情,学习起来不会很难,容易建立自信;而对于喜欢做的事情,会有学习的动力。
误区二:到美国再学英语
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就是因为英文不好,才想去留学。在中国只要掌握英语的应试能力就可以了,到美国再深造。
“英语能力弱,直接决定着课堂接受能力差。”史丹利说,“这可能导致留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学习的信心。”
误区三:先生活后读书
一些留学生初到美国之后,忙于跟大家聚会,享受快乐。史丹利提醒,美国大学的课程是非常密集和紧张的,一步落下,步步落后。有的留学生可能在一开始落下了步子,就再也没有机会追上课程进度了。因此,对于课程的学习一定要启动快,切勿先生活后读书。
误区四:多听讲少发言
在中国传统思维中,老师的讲课轻易不要打断,上课要多听讲少发言。但这种情况在美国的课堂并不流行。
史丹利建议中国留学生“入乡随俗”。不断地训练自己提问,向教授问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这也是课堂加分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