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中国式教育”请慢下来
2012/10/17 5:00:08 | 浏览:2007 | 评论:0

  当前最紧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会,即检讨学校、教育主管机构、培训机构依然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一考定终身”教育制度进行持之以恒的改革。

  中国教育部近日正式推出 “幼儿教育指南”,其核心思想是为中国的孩子“减负”,让孩子回归天性、“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

  然而,多数中国家长对此却颇感为难:真按“5至6岁孩子只需学会10以内加减运算”的“低标准”培养,孩子将来怎么上得了一个好小学,无缘好的小学又怎么上好中学、好大学?

  不要就此责怪中国的家长不懂教育,并简单引用美国教育家富勒那句“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灭他们的天资”去批判他们。站在教育孩子第一线的不少中国家长,比任何人都要早地切身感受到,在好的教育与快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与实际的教育之间做选择,是一道多么难的选择题。他们此刻的矛盾心理,反映的其实是当下中国教育几乎积重难返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压力下每个家庭被“起跑线思维”绑架的情形:

  社会阶层鲜明分化所致的“人上人”理念,向上流动路径的仍显窄化,小升初、中考、高考环环相扣的应试教育,加上“入园(幼儿园)难”、“择校风”所折射的中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实,每家每户挤破脑袋都想接受所谓的“最好的教育”。于是“幼教小学化”、“小学中学化”愈演愈烈,孩子不得不提前学习与自己身心发育规律脱节的心算、奥数、英语、写作。

  大陆官方的这部“幼教指南”,可谓是对“超前教育风”的一种矫正,也是近年中国在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学招考制度改革等反思人才培养方式的进一步探索。但显而易见,这并非去疾之本。

  当前最紧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会,即检讨学校、教育主管机构、培训机构依然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一考定终身”教育制度进行持之以恒的改革。

  只有当家长们看到“慢教育”下的孩子也能上得了好学校、也能成才,“对的同时也是有用的”,他们才真正会拥护“幼教指南”所蕴含的教育常识,孩子的童年也才能得到不再被透支的保证,才能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精神世界饱满的 “祖国花朵”,而不是一台干枯冷漠、单向度的学习机器。

  而做到这些,对于政府层面而言,仍然考验着全方位的施政智慧。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172]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281]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307]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263]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271]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386]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429]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747]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732]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102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