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出生於中國湖南長沙的黃崇期,不僅是旅美傑出科學家,也是中國對日抗戰期間,參與十萬青年十萬軍的熱血愛國青年。
1941年黃崇期考進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大二時,日軍侵華,國民政府發起「十萬青年十萬軍」,緊急徵調全國大學生從軍,愛國不落人後的黃崇期,也投入從軍行列。
黃崇期表示,他個頭雖小,但英語能力不錯,便應徵加入軍中翻譯員,隨即派往印度,協助美軍訓練中國機械化野戰砲兵團,結業返回中國,即隨軍投入反攻戰役,當時日軍打到貴州的獨山、貴陽,準備一舉越過廣西柳州,以便北可攻打重慶、南可下侵昆明,但當時中國的野戰砲兵團,憑恃最新的機械化戰備及戰術,重挫日軍,收復廣西柳州,讓戰況翻轉,最終日本於1945年8月投降。
這段從軍經歷不僅讓黃崇期畢生難忘,也是中國首批現代武器科技人才的養成搖籃,後來更造就黃崇期來美國深造,走向熱傳導工程研發領域,成為箇中翹楚的科技專家。
黃崇期說,中日抗戰結束後,他以流亡學生身分隨政府赴台,爾後通過教育部出國留學生考試,並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獎學金,1949年從台灣基隆港搭乘杰克森貨輪,抵美深造。
在普林斯頓大學熱力工程學研究所期間,黃崇期結識影響其一生的教授汪‧士坦(Van Stien),並頗為該教授賞識。
黃崇期表示,汪‧士坦教授是德國最新進的火箭導彈熱傳導權威,二次大戰德國戰敗後,被美國政府延攬來美教書,他取得碩士,準備攻讀博士時,汪‧士坦教授被禮聘創辦史帝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他便跟隨恩師進入史帝文斯理工學院,攻讀工業管理及熱傳導博士。
取得博士學位後,汪‧士坦教將黃崇期推薦給美國首屈一指的美國橡膠公司研究中心,主持科學研究計畫30年,期間先後投入波音747飛機輪胎的首創研製、第二代太空衣的改造研發、新型壓延機、輪胎硫化系統開發製造,並取得12項專利技術。
1990年代,黃崇期結束其科研生涯,回顧過往,他強調,年輕時,因愛國從軍,生命與美國現代武器科技接軌,移民美國汲取最新工程科學知識,從事各項尖端研發後,曾將747 飛機輪胎的創新研發,傳授給中國桂林的飛機輪胎研究所,因而開發出巨型越野輪胎的「中國第一胎」,是他一生從事科研最微妙、最有價值的「中美經驗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