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首份大行三季报出炉:中行前三季净利增10%。回想去年中国银行(601988)业前三季度的利润实现率,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16家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为31.49%,比烟草这样的暴利行业还高出很多。中国银行业的暴利能否持续?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剖析了中国银行业的深层危机:管理粗放、模式畸形。 银行为何有如此暴利?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银行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利息差。从全行业来看,银行收入中利息差贡献了80%。央行规定的存贷利息差可以达到3%-3.5%。我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还只是名义上的,只有地方政府、央企才能享受得到。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讲,存贷利息差能达到7%。可是在美国、中国香港呢?这个利息差大约只有0.3%而已。除了赚取利息差,我们的银行还利用垄断地位收取乱七八糟的费用。中国农行行长张云曾撰文称,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的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 银行根本没想着如何给老百姓提供好的、便利的服务,而是把全部心思放在如何从老百姓身上赚取更多的钱上。据2011年中报显示,12家上市银行半年净赚4000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高达2057.43亿元,普遍增幅在40%左右,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贡献了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三分之一。透过与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对比,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银行的盈利模式?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银行是靠粗放经营赚钱的。什么叫粗放呢?就是靠疯狂圈钱,再疯狂放贷,然后吃着稳定的利息差来赚钱。建行、中行、浦发、民生、兴业都是如此,上百亿的资金三五个月就迅速花光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A股没法融资了呢?如果我们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去香港融资呢?结果就是必须贱卖股份。发达国家银行靠什么赚钱?我们都晓得,发达国家的银行进入门槛非常低,它们靠什么赚钱呢?服务。 在这一点上,中国香港地区的银行做得也非常好。香港银行业的服务和餐饮业差不多一样细致,比如说开通24小时的投诉热线。而且这些都不是作秀的,香港银行业内部有一套内控和管理系统来确保每个员工都会按照这套规范来做。再看看我们内地的银行,内地银行的管理到现在还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化考核阶段上,比如说一天要接待多少个客户,一个月要拉多少存款,要卖多少产品,等等。总之,我们很少考虑怎么样才能把服务质量提升上去。 银行问题这么多又这么严重,我们的专家是怎么建议的呢?有专家建议说,上调存款利息,对银行暴利征税。那我们看看对“两桶油”征收暴利税的结果是什么呢?油价更贵,油荒更甚。还有专家建议清理收费、请第三方机构监管、出台行政命令等等。不好意思,我觉得这些专家根本就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银行如此有恃无恐? 就是因为我们的银行有靠山。想想看,企业要借钱,只能找国有银行,因为只有国有银行才能弄到额度;你要存钱,就会发现所有银行的存款利息都一样,因此国有银行依靠政府,还算相对安全的。而如果有银行想以高息揽储,就会立刻遭到央行和银监会的严防死守。 当然,商业银行为此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听话,要把钱贷给地方政府、支持地方GDP发展;其次要贷给国企买地卖地、搞房地产;最后实行低利率,以保证国债发行的低收益率。 茅于轼:银行隐性的窟窿 2012年10月29日 06:23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经济学家茅于轼(资料图) 垄断赚的钱是靠损人 茅于轼:从老36条到新36条都有这个内容,实际上门还没有开。最起码一点,民营资本能不能进入金融业,政府也是几次想要突破这个,但看起来是非常困难。其他的垄断行业也没有多少改进。 所以,尽管有这些想法,但是没有落实。按理讲,中国的经济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把这些问题解决了,GDP增长还有很大空间的。但是要落实这些相当难,从老36条到现在快三年时间了,没什么进展,可见里面的障碍很大,因为垄断集团有很大的利益。垄断者有很大的利益,但是它妨碍了公平竞争,妨碍了财富的创造。垄断赚的钱是靠损人赚的钱,竞争赚的钱是真正的财富状态。我们现在靠垄断赚钱,损害了消费者。公平竞争下赚的钱是真正的GDP,那是真的创造出来了。 所以,中国要解决经济往上,垄断首先要解决,恐怕所有人都同意这个看法,连垄断者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它有利益问题在里面,不大愿意放手吧。还有政府管的一些事,政府的利益太强大了,不愿意放手。 银行暴利是一个现实 茅于轼:银行暴利是一个现实,而且银行业的老总们也说,我们赚钱都赚得不好意思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凭本事赚钱,我靠垄断赚钱。而且通货膨胀5%,给大家的利息2%点多、3%点多,完全没有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靠着垄断利息就能赚很多钱。 我国的银行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是最大的财富状态机会,或者讲现在有非常大的浪费在里面。银行不能起到改善资金配置利用效率的作用,最需要钱的地方得不到钱,亏损的项目有的是钱,这就是金融业有大问题。金融业干嘛吃的?钱尽其用,把钱用好了。现在我们把钱用在歪地方,好的地方不能用,这是银行业的问题。'' 银行隐性的窟窿 茅于轼:我觉得银行业有很大的问题,现在从账上看坏账的比例很低,但是隐性坏账比例非常大。所谓隐性坏账就是银行贷款干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都不赚钱。不赚钱就不能还本,不能还本就变成了亏空。到了该还的时候还不出来,现在还没有到该还的时候,但是这两年就要到了。 因为2008年那些项目都投产了,投产就看出来了,这些项目是有钱赚还是没钱赚,现在大部分的高铁,甚至全国的高铁都是赔的。有些高速公路车走得很少,也是赔的,这都是大问题。地铁修了那么多,恐怕都是赔的。当然地铁赔还有些道理,它有人在用。那个没车的高速公路,那个赔就毫无道理了,又没有用,还要赔钱。地铁赔钱它有它好的外部性,这个赔一点有它的道理,但是高铁我觉得修早了,我们收入水平没到那个地步。 所以,我坐了几次高铁,大部分的状况空位子非常多,说明大家还是坐不起。这些项目,还有一些是大学的贷款,大概也要上千亿了,大学怎么赚钱。?大学是赔钱的,它怎么还这个钱?这些都变成窟窿了。中国经济的大危机就在这上面,这些窟窿一旦暴露出来,就变成金融危机了,到那时候就有麻烦出现了。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 茅于轼:从整个GDP平衡来看,中国储蓄非常高,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差不多50%。这么高的储蓄一定要转换为投资或者是出口,但现在我们不能增加出口了,因为出口外汇储备已经太大太高了,所以转换成投资是对的。 问题是谁去投资?我觉得还是要民间资本去投资,应该鼓励民间资本。现在民间资本投资的机会能赚大钱的,政府都垄断了,所以民间资本很少有机会投资。 那就变成了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就有一个问题,往往是亏本换项目。政府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来的消费,一般讲为什么投资?为了扩大将来的消费,但是政府投资不是这样,政府投资是为了把今年的GDP用掉,这两个不同的目的,管你项目有效益没效益,对将来的消费有没有用,我先把它投了,政府投资是这个目的。 民间投资是不一样的,它一定要赚钱的,赔钱的项目,私人资本是不会投的。所以,增加投资不错,问题要增加私人投资,不是增加政府投资,这一点我们有很大问题。从土地的获得,就在政府手里面,资金的获得,也很大程度靠政府。然后还有很多市场的进入,也是政府在那里决断,所以说了半天民间投资很难投,民间很愿意投,比如说金融业、石油业、通信业,进不去。所以,这个事要有重大的变化,没有重大变化,这个状况改不了。 中国银行业将成新世纪恐龙? 来源:国际金融报 “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面对银行业逾万亿元的畸高利润,再对照当下实体经济的困难,畸形的银行高利润已有发‘国难财’的味道。” 参加一个会议,一位负责同志在列举近期的一系列典型案件后,一席话如黄钟大吕,震聋发馈,全场鸦雀无声,闻者无不动容。 去年,中国银行(601988)业净利润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幅36.3%,加上民生银行(600016)行长一句“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说,(现行体制下)银行想不赚钱都难,社会上都以为我们为富不仁”为标志,中国的银行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天文数字般的高利润和体制红利让全球侧目,亦令举国震惊。而各家上市银行高管们水涨船高、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更令各界哗然。 面对各方诟病,各大行高管却不约而同地集体“卖萌”、“哭穷”,有人说银行业高利润主要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其实总体资产回报率并不高,“不能说暴利,只能说是厚利”。这似乎是句大实话,说明中国银行业多年来摊大饼式地铺摊子以规模取胜是不二法门。 有一家政策性银行的当家人认为,“银行一年利润才1万亿元,要补充资本金,剩下的要有分红、成本等,大头都给政府拿走了!”他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利润是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而这几年大多数银行都上市了,但股市再低迷,仍不妨碍其以再融资方式从市场中抽血,补充银行资本金。2008年,股市从6000多点一路跌到1600点,但一个小银行深发展,居然狮子大开口,一次再融资就要1500亿元补充资金。每年从股民口袋中掏走数千亿元,已成为补充银行资本金的主要渠道,哪里是用利润来补充的呢。 另一家银行行长说,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在世界范围来看是偏低的,他甚至说中国银行业利润甚至还不如制造业。这位行长忘记了,中国银行业的牌照具有垄断性,价格由国家管制,没有市场化,上浮10%就是“了不起的重大改革”,媒体炒得沸反盈天。需知,中国银行业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以8%的资本金来撬动10多倍的社会资本为自己赚钱,借鸡生蛋,厚利滚涌。什么行业能有这本事吗,有这种特权? 在全球经济放缓、实体经济艰难的背后,中国银行业的厚利是建立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高度管制、市场化程度偏低、社保体系不完善、金融抑制持续加剧的基础上的。百姓投资渠道狭窄,无奈只能把钱存银行,银行体系内的70万亿元存款,以负利率的方式为银行业贡献了超额利润,因为中国的银行业享用着全世界罕见的高利差。有研究表明,过去3年间,因利息剪刀差从储户手中实现的利益输送,相当于目前社保基金的总额。实际负利率源源不断地实现储户利益向银行体系的输送,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业的暴利是特殊的体制红利所赋予的。 中国银行业成就了炫目的“世界第一”的厚利,也造就了特定群体动辄百万、千万元计的高年薪,但风险控制薄弱甚至形同虚设。一个体户能用千万贿赂对北京农商行“从上砸到下,从下砸到上”,成功骗贷7亿多,造成银行资产重大损失;某国有银行浙江分行数十亿贷款卷入风险事件,整个班子几乎被撤换;无锡建行、交行在钢贸市场上动辄上百亿地泥足深陷,多个地方发生银行支行长跑路事件,一起起风险案件触目惊心。有些行出了事,行长还大言不惭地说:“尽职了就免责了。”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算是尽职的吗? 今年以来,在银行利润继续高位增长的同时,银行业资产质量劣化问题日益显性,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上升,目前公布的5000亿左右尚是较保守和乐观的数字,一些银行在光伏、钢贸和敏感类行业动辄上千亿的关注贷款,还是靠一个“拖”字诀把风险后移,不到万不得已,风险敞口不会主动暴露。随着经济下行周期日益显性,银行信贷风险也逐渐暴露,未来几年将是银行业不良贷款集中爆发期。 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面对银行业逾万亿元的畸高利润,再对照当下实体经济的困难,畸形的银行高利润已有发“国难财”的味道。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快,可以肯定地说,银行业动辄逾万亿元的超额利润不可持续,天文数字般的高利润并没有成就一个强大健康的金融体系。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度还很低,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只有1%至2%,若不摒弃暴利情结,若不加快开放步伐,若拒绝内部改革,中国银行业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