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公告学术论坛
关键字  范围   
 
China Institute (NY) "漢語造就的中國文化"專題講座 (11/11)
2012/11/3 1:28:14 | 浏览:1418 | 评论:0
  
漢語造就的中國文化
 
English summary:  A renowned linguist, Prof. Pan Wenguo is the former Dean of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Studies of th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of China. His central theme in this lecture is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to a large extent shaped by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its script. Prof. Pan will specifically discuss 5 aspect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1)polysemy in the academic culture; 2)brevity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3)rhyming in the pedagogical culture, 4)homonym in folklore and 5)fun in language games.    

 

文化與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文化的很多方面甚至可說就是漢語漢字直接催生的。如果不是漢語漢字,同樣的文化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式。華美人文學會特邀國內著名語言文化學家潘文國教授於1111日(星期天)下午2時至4時做"漢語造就的中國文化"專題講座。潘教授在講座中將著重介紹這樣的文化:就文化而言,它是世界性的;而就內容特別是形式而言,卻完全是中國式的。他將主要介紹五個方面:1、學術文化的多義性;2、政治文化的齊整性;3、教學文化的韻語性;4、民俗文化的諧音性;5、遊戲文化的趣味性。 

 

潘文國,中國著名語言學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在理論語言學、對比語言學、漢語字本位理論、漢語等韻理論、漢語構詞法史、中外命名藝術、翻譯理論與實踐、哲學語言學、對外漢語學、公示語譯寫、中國文化傳播等方面均具重要影響。已出版中英文專著11部、譯著5部、編著3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作為一名國際著名學者,潘文國教授自1988年起,曾在英國利茲大學訪問和合作研究三年。從上世紀末起,他先後應邀在香港浸會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英國曼城理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等校任訪問教授、研究員或兼職研究員,並曾赴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等校講學。


Sunday, November 11       2:00 - 4:00 PM  
Free, but advance registration required.

To register and learn more about this lecture, please visit http://chineselectures.org/upcoming.html 
or call(646)912-8861. 

To watch videos of selected Renwen lectures and events, please visit http://chineselectures.org/videos.html.
China Institute
125 East 65th Street
New York, New York 10065
212-744-8181
相关栏目:『学术论坛
2025第七届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大会及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医用材料大会 2025-03-01 [850]
Industrial Polyphony:Voices and Sounds in the Poetry of Contemporary China's Worker 2025-02-21 [650]
新西兰+澳大利亚站!长安大学海外青年学者交流洽谈会诚邀您参加 2025-02-14 [803]
UCLA:Reflections on a Chinese Education 2024-11-23 [2194]
UCLA: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After the Election 2024-11-23 [2205]
UCLA:Translation, disinformation and a Guggenheim Fellowship 2024-11-23 [2015]
UCLA:Ambition and the sense of powerlessness among young Chinese 2024-11-23 [1961]
海南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公告 2024-11-16 [2051]
重磅!2024世界中文大会即将在京举行! 2024-11-16 [2046]
第三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通知 2024-09-14 [285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