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原指高學歷、高收入長相不錯的30歲以上婦女,因擇偶條件較高而未婚。但近年受連續劇炒作,暗指是嫁不出去的適婚年齡女性。洛杉磯前市長韓占士(James Hahn )任上的副市長、華裔陳愉(Joy Chen),打破剩女不好嫁的負面迷思,以獵頭公司替大公司找尋執行總裁精神,找到心靈契合對象於38歲結婚,婚姻幸福美滿,並於月前在中國大陸出書「30歲前別結婚」,分享親身經歷及飽讀各項研究的心得。
前洛杉磯市副市長陳愉將分享「如何在事業有成的同時享受愛與生活」。(王善言/攝影)
陳愉因該書在大陸一砲而紅,之後應邀替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健康之友」及中國時尚雜誌「瑞麗伊人風尚」寫專欄。透露是用英文寫作,由對方翻譯成中文。
杜克大學畢業,洛杉磯加大企管及都市計畫雙碩士的陳愉,曾從事教職及商業房地產投資。31歲被任命為洛市副市長,掌管教育及人力資源發展。2005年隨韓占士下台,轉而出任國際獵頭公司合夥人,負責替財富500大企業找尋中國公司負責人。
因求才不易,為培養人才,開始寫博客,協助海歸人士爬到大公司頂端。文章被海外留學生傳閱,博客globalrencai.com點閱率水漲船高。
中國大陸知名出版社因此找上門,希望她寫一本有關女人及生活的書。一開始因大女兒才出生,還在學習做新媽媽,且在獵頭公司上班與寫博客,分身乏術拒絕。但對方鍥而不捨,一年後又找上門,希望她寫一本支持剩女的書。「當時我很猶豫,因住在洛杉磯,不住中國,誰會想看我的書。另一方面才生下二女兒,想到她長大後將面臨什麼樣的兩性世界,覺得寫一本書讓人生不留白,也是不錯選擇。」
陳愉於是在博客寫了「不要在30歲前結婚」小試反應,沒想到迴響熱烈,讓她決心辭掉獵頭工作全職寫作。做事情一板一眼的她,並涉獵心理學、社會學及神經學等書籍,希望書更有深度,從中發現為什麼自己20多歲時老感迷惘,老懷疑自己的選擇。
「原來人類大腦在青春期後很快停止發育是錯誤觀念,根據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資助的最新研究,人腦到25歲還在繼續變化。」事實上,大腦負責長期計畫的部分會不斷變化,甚至30幾歲才發育完全,這是許多人20多歲與30多歲想法不同主因。
陳愉說,中國80後離婚率2005年高達57%,美國1970年代即有50%離婚率,離婚早是普遍現象。針對未離婚人士子女的研究,高達一半的人認為父母沒必要為子女維繫破碎婚姻。該書即探討過早於20幾歲結婚的缺點,直指婚姻不是解決生活的萬靈丹,碰觸鮮少在大陸討論的話題,包括「該不該與已婚男人交往」、「該不該與老闆上床」等。她深入淺出逐一剖析,希望女性自覺,追求自己事業,懂得愛自己及欣賞自己,讓自己先成為Miss Right,才可望找到Mr. Right。
馬里蘭州長大的陳愉,成長時無太多說普通話的機會,但隨新書上市帶來的媒體採訪及演講,讓她的普通話愈說愈流利。
大陸女研究生「日愁論文,夜愁嫁人」
四川某高校研一學生蔣黎黎這幾天一直在忙著籌備一場大型的專門面對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的交友會,目的是為忙於功課的研究生創造交友機會。目前,已有九個男女比例懸殊的學院參加。
天府早報報導,進入研究生階段的青年,一般都已到適婚年齡,有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年齡都不小了,但生活圈子小、學業重導致單身的為數不少。
報導說,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對10個專業的2011級研究新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300多名2011級新生中,70.8%的同學是單身,其中59.5%的同學希望在研究生階段獲得美好愛情。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是出了名的女生大學院,張果是該院的一名研二學生,跟張果同寢室的三個女生,目前全部是單身,她笑著說:「我們同學中都流傳著一句玩笑話:女研究生,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
四川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一名研三學生表示:我們專業大多數時間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病房,經常要做實驗到凌晨1時,有時一天就得解剖20多隻老鼠,等這些做完了,就累得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了。
面對高校裡一群高學歷的大齡男女「脫單還有多遙遠的困惑」,某高校研一學生蔣黎黎在與室友們的一次臥談中,想到能不能模仿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辦一次聯誼活動。她這個想法在學校QQ群裡立刻引起熱烈響應。目前,已有九個學院的學生報名參與,其中包括歷史文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等女生大院,還有電子信息學院、數學學院、水利水電學院等男生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