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加大華裔教授林永雅早年母親因癌症去世,激勵他進行尖端癌症標靶治療。林永雅熱中學術研究和教學,經常以研究室為家,他在研究室還放著從台灣帶來表框過的母親死亡證明書,在遇到瓶頸時勉勵自己不要放棄。
洛杉磯加大教授林永雅在研究室放著母親死亡證明書勉勵自己進行癌症研究。(賴至巧/攝影)
林永雅1993年從台大化學系畢業,在柏克萊加大獲得博士學位,2001年開始在洛杉磯加大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執教。他將物理化學與生物醫學結合,利用人體內水分子狀態變化產生的效應,以分子影像技術放大並鑑別腫瘤與正常細胞,發現早期癌症細胞,進而提高治癒率。
林永雅的父母親原來希望林當醫師,但林永雅在高中時只對化學有興趣,因此選擇主修化學,沒想到最後「殊途同歸」,從事的仍是醫學相關研究。所以如此,是由於林永雅的母親在他高中時因肺癌過世,所以立志研究癌症,「母親過世30年了,這是我對她的承諾」。
林永雅表示,母親咳嗽不停所以到榮總就醫,從被診斷出癌症到死亡僅兩個月時間,因為是癌症末期癌細胞擴散迅速到全身,身體完全無法消化吸收吃下去的養分,最後母親虛弱過世。當時還是高中生的他,自動辦理休學,陪母親走完人生最後階段。
林永雅回憶,當時因為龐大的醫藥費,他們一家必須到處向人借錢,他的化學老師主動慷慨解囊,並經常關心他們一家人,這也是他選擇念化學的原因之一。
林永雅表示,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這50多年來並沒有太大降幅,所以科學家們改從物理和化學等基礎科學著手,希望找到治療腫瘤的終極辦法。他主要研究腦瘤和胰臟癌,因為這兩種是最棘手的癌症,例如胰臟癌從發現到死亡的五年死亡率為95%,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他說,像她母親知道自己罹癌後,藏了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這是因為癌末腫瘤會進入腦部產生幻覺,「癌末病人非常痛苦」。
林永雅的目標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利用先進的分子影像技術偵測癌細胞,然後以奈米醫學進行標靶治療。過去幾年他將技術運用在與人體結構相似的動物,這三年來的研究相當成熟,目前已開始作預臨床實驗,他說,不久就能在人體進行臨床實驗。
他將母親的死亡證明書表框,特地從台灣帶到美國來,時常激勵自己。他的另一個研究動力是系上Daniel Kivelson教授的照片。林永雅現在的研究室其實原來是這名教授的研究室,他在2003年因腦癌去世,從作核磁共振發現腦瘤到過世僅半年,讓身為好友的他不勝唏噓,更加堅定他癌症研究的決定。
林永雅教學也獲得學生肯定。他在2009年榮獲該校年度傑出教學獎一,更創下該校首個教學評鑑滿分紀錄,他在系上也連續多年教學評鑑第一。
家住爾灣的林永雅為了兼顧研究和教學,在研究室沙發上過夜有如家常便飯。他經常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4個小時,被學生認為是「工作狂」。他坦言,辛苦是當然的,但「犧牲小我,作一件讓許多人都能受益的事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