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男人到了40岁左右,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来源:2E280视点网 | 2012/11/26 14:03:31 | 浏览:2284 | 评论:0

  当今中国,40岁以上的中国男人人生似乎走到尽头,被传统的东西所束缚与笼罩,动弹不得。抬头上望,那些生于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的人仍控制这个社会一些关键的地方。我就想,中国这个国家如果一旦让那些西方文明科技装扮的物质器件外衣消失,我们可能与百年前的中国没有多大区别?……

  40岁以后的中国男人大部分是非常可悲的,理想已死,是非已模糊,心态日益颓废,精神渐渐枯萎,肉体日渐衰败,价值观全面沉沦,沉沦,再沉沦,流氓化,世俗化成为这批中年人的狰狞面貌。他们基本上是靠本能欲望和习惯惰性生存,没有思路,没有出路……

  回首这些年来中国的变化,能够想象“40岁以后”的心情,在激情燃烧的80年代吸吮了理想主义,满怀壮志要打造真正理想的国家,然后几乎一眨眼、一个转身,大家都幻化为以实现物质满足为首要目标的物欲追逐着,而今当基本生存危机解决,失落与空虚感立即浮上心头,世界依然与原先的美好想象差距甚远,个人的再转型却已不可能。

  所谓的中年精神危机,中国几乎是第一次有一代人面临这个问题。从好处说,这说明现代中国第一次出现基本实现温饱的一代;坏处讲,他们欠缺处理这类危机的资源与经验。

  读过些圣贤书的中国人自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种士大夫情结,固然能让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强大力量,然而将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过于紧密地和国家现实联系在一起,也反映出在传统价值观影响下,中国人格的不够独立与完整,或者可以这样说,是一种文化人格的强大,“生活人格”的矮小。 

  也有中国朋友心中向往北欧式的悠闲生活,人生只为养育儿女快乐成长为乐,为心灵平静而活,但他内心又时刻对充满未尽社会责任的焦虑感,为孩子能否成材担忧。这种内心的压力,经常会转变为对现实的种种不满。

  诚然,中国当前公平正义不足,贪污腐败严重,但在现代社会里,由下而上推动改变需要具体的、哪怕只是很微小,却直指问题要害的公民行动。因此,想要匡时济世,首先就需要参与者有健全的精神人格,反之,光凭“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想象来主导行动,第一很可能行动不来,第二也未必能改造出更好的世界。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06]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02]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21]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56]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02]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58]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13]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582]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483]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4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