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27日在广西南宁表示,世界范围的“汉语热”继续升温,华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华文教育工作,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再建设3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示范基地。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暨华文教育组织工作座谈会”当天在广西南宁开幕。
马儒沛在会上说,中国将继续加大投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支持海外华校快速发展。将本着“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完善一批”的原则,在已建设104所“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再建设3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每年给予100所初创或举步维艰的华校以必要的物资支持,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尽快走出困境;每年重点资助、支持一批全国性或地域性的华教组织;每年资助200所华校建立“华星书屋”,为之配备一批图书、音像制品,满足华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此外,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华文教育基地院校的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长短期华文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华文教师专业水平。国务院侨办将根据海外华校的需要,继续扩大外派教师规模,每年从国内选派大批优秀教师赴海外重点华校开展长期支教活动,壮大海外华文教师队伍。
“华裔青少年是华文教育的主要受体,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的希望和骨干力量。”马儒沛说,近年来,中国国务院侨办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全新的中华文化体验和教育活动,相继创办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为龙头品牌的各类夏(冬)令营活动。今后中国将全面推广中华文化大赛,走出去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组织国内“优秀才艺学生团”赴外交流,让更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与中华文化体验活动,适应华文教育形势的发展。
满足海外华校多样性需求
华文教材将推本土化编写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表示,近年来,国侨办通过建设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提供物质资金支持等方式,不断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支持海外华校快速发展。同时,加大“本土化”教材的研发力度,满足海外华校多样性需求。
教材“本土化”才有生命力
中国正在推动华文教育教材编写“本土化”、多样化,以满足海外华文学校教学需求。马儒沛称,未来将加大“本土化”教材的研发力度,力争约五年时间初步完成“本土化”、多样性教材体系建设,满足海外华校多样性需求。
他介绍,经过多年努力,国侨办已初步建立了从幼稚园到初中的华文教育主干教材体系,华文教材的发行量已连续两年突破200万册,覆盖了50多个华侨华人聚居国。
对于中国推动华文教育教材编写“本土化”,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亦叫好。菲律宾华教中心副主席黄端铭说,教材“本土化”才有生命力。他说,菲律宾华文教育现今主要使用的教材亦是十几年前邀请中国教师在菲律宾实地了解当地情况后,双方合作编写而成,修订重编“本土化”教材确有需求。
目前,为中亚地区的新疆华侨华人子女编写的中文教材已进入终审阶段;为欧洲地区部分国家、缅甸、泰国北部地区、印尼、柬埔寨以及东南亚地区编写的相关教材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5年内再建300所华教示范校
世界范围的“汉语热”继续升温,华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华文教育工作。
马儒沛在座谈会上表示,将本着“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完善一批”的原则,在已建设104所“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再建设3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每年给予100所初创或举步维艰的华校以必要的物资支持;每年重点资助、支持一批全国性或地域性的华教组织;每年资助200所华校建立“华星书屋”,为之配备一批图书、音像制品,满足华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华裔青少年是华文教育的主要受体,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的希望和骨干力量。”马儒沛说,近年来,中国国务院侨办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全新的中华文化体验和教育活动,相继创办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为龙头品牌的各类夏(冬)令营活动,今后将全面推广中华文化大赛,走出去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
华教是保持民族特性的根本保证
马儒沛还表示,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保持民族特性的根本保证,是华人社会和谐稳定、延绵发展的内在动力。
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校长蒋忠华认为,海外华校未来发展需向全日制中文学校“转型”。她说,学校目前生源非常稳定,但学生仍旧把中文当作一门外文来学习,华文教育还停留在课外辅导的阶段。
马儒沛建议,中国华文教育基地院校和海外示范学校借助会议平台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认真研究、研讨对口帮扶机制。中国各基地院校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帮助海外示范学校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