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近日宣布,將改變經由條件式入學(conditional admission)的國際學生簽證核發方式。由於近年愈來愈多美國大學採取條件式入學,吸引英語程度較差的國際學生,不少學校擔憂此一政策會衝擊國際學生。
條件式入學指的是申請人的英語成績未達學校標準,學校要求申請人在開始正式學位的課程前,必須先修英語課程或在開學前補齊過門檻的英語成績。前者的現行作法是由大學核發入學證明文件(I-20)給學生申請簽證。
國內安全部官員11月表示,將在年底前訂出具體規範,要求大學改發兩份入學證明文件,分別由提供英語課程的語言學校和提供學位的系所發出。
儘管國內安全部的學生和訪客計畫(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事後一再強調,這並非新政策,該部向來規定學校只能核發入學證明文件給「符合所有錄取標準」的國際學生,但大學普遍認為,此舉勢必增加國際學生申請的複雜度,例如要繳交額外的費用和文件,國安部似乎有意緊縮國際學生人數。
事實上,不少學校為了落實國內安全部的規定,並不會在入學證明文件上加註條件式入學。以台灣為例,有些留學貸款和公費留學申請只接受無條件式入學,若國內安全部的政策改變,學生必須有兩份入學證明文件,可能會對這些申請人有影響。
近年為吸引國際學生擴增財源,大學採取條件式入學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尤其來美就讀大學部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每年都創新高紀錄,這些最多才18歲的高中生在國內忙著應付高考,沒有時間準備英語能力測驗,條件式入學成了美國大學到中國招生的有利工具之一。
洛杉磯州大教授鄺國強表示,各校對條件式入學的政策不一,有些要求學生在入學前補上過門檻的英語成績即可,有些則要求學生修英語課。他認為,政策還未確定,現在還很難講影響,但可以想見對語言學校衝擊較大,因為會影響他們招收國際學生。
從國際學生的角度看,單拿語言學校的入學證明文件申請學生簽證的難度會變高,因為一些美國大使館認為,這類學生停留時間過短而不願核發簽證。同時,大學也批評在兩份入學證明文件銜接過程易出現問題,國內安全部政策欠妥當。
美國密集英語課程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副主席Patricia Juza認為,這將使美國的競爭力變差,尤其理工科國際學生的英語程度比較弱,此舉將衝擊大學部和研究所理工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