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高校如不国际化 就会面临深层次危机
作者:孙丽萍 | 2012/12/6 14:46:47 | 浏览:1193 | 评论:0

  作为国内著名外语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它同国际上250个大学、科研机构和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交流开拓了渠道,搭建了平台;在全球办了6所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通过“国际公务员实验班”“全球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实践课等众多创新之举,磨砺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成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创新型高端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校长直言不讳:“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学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如果不能造就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端人才,就会面临深层次的危机。”

  中国大学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身为知名法语学者并且有留法经历的曹德明,对于中国大学正迎来的新一轮“国际化浪潮”感触深刻。他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里。中国的大国地位和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首先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

  眼下,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步步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改革中走向深层次国际化。自2005年宁波诺丁汉大学首开先河以来,杜克大学“落子”昆山,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花落”苏州。数月前,以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为母体的上海纽约大学在陆家嘴成立。

  曹德明指出,中国不断引进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外力来促进国内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内高等学府将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学而言,传统的以‘宁静的象牙塔’和‘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已经被大规模的留学生交流、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会议、跨越国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

  中国大学应培养国际型人才

  曹德明认为,直接面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中国大学如果还是在重复进行低水平的人才培养,很快就会被淘汰。

  他提出,高等学府要善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进行畅达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所谓国际型人才,通常具有五大特征:一是视野开阔,二是对国际问题敏感、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三是具有合作与包容精神、适应能力强;四是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熟悉国际通行规则,能够胜任国际交往。”他说。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切探索都围绕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而展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曹德明说,该校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海内外尖端的师资。教师评职称,必须有海外研修经历。对派出的访问学者,上外甚至要求“每个人带一两门精品课程回来”。

  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更显示出上外特色。“我们正在尝试的是将多语种的外语和国际前沿的专业‘混搭’,推出许多‘拼盘式’课程。”

  曹德明举例说,“国际公务员实验班”为国际组织急需的高端人才度身定制课程。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和一门小语种外语,还同时进修国际组织、外交政策、法律问题、文化课程。而在广获好评的语言学、文学和世界文化的拼盘课上,学生们可以每节课“换一个老师”,从中汲取不同知识养分。

  让中国大学生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曹德明认为,眼下中国高校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他主张让学生们走出课堂,更多地到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外实地去学习和实践,“尽早地、自信地走向世界”。

  作为上外传媒学院的新闻传播类实践创新课程,一个月前,17位上外学子组团赴美国多个城市全程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并以精彩的表现赢得了中国媒体和美国主流新闻界的关注与喝彩。

  曹德明说,上外将推出更多这样的国际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挥洒才智。

  他介绍说:“到2015年,上外30%的学生将有机会通过校际交流而非中介机构留学海外。学校将为此设立专门的留学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建设一流高校,我们并不好高骛远,但对学生有着很高的期待。”在曹德明看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靠每个国民来塑造的。而每一个从中国的外语院校里走出的毕业生,都是中国文化的民间大使,都是改革开放、繁荣富强的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的大学生,在世界舞台上应该能够代表美丽中国的形象、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2024-04-23 [8]
两个老头儿写的神奇算法,统治了全世界! 2024-04-23 [6]
所罗门诺夫:大语言模型的先知 2024-04-23 [8]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41]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03]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79]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54]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42]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34]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24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