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马洛姆:从“阿拉伯之春”看“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的暴风雨
来源:The Arab Spring's Crowd Psychology | 作者:Sami Mahroum | 2012/12/11 15:37:25 | 浏览:1773 | 评论:0

  1896年,社会心理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警告他的同僚大规模群体的风险。他写道:“必须就来自(群体)心理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不然就只能听天由命地被这些问题吞噬。”随着阿拉伯世界自发的示威取代了有组织的政治运动,刚刚诞生的民主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领导人应该紧记勒庞的警告。

  自群众走向突尼斯、开罗、班加西和其他阿拉伯城市街头、推翻几十年的旧政权以来,旁观者和分析家一直不能确定阿拉伯世界将何去何从。但他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些事件的政治维度上:谁是他们的领袖,他们的要求又是什么?

  事实上,示威持续不止、激烈和频繁的程度——比如9月份班加西地方武装分子刺杀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J. Christopher Stevens)——显示了群体的文化和心理在阿拉伯世界事态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历了数十年的独裁统治后,厌倦了不可信的制度和毫无作为的政党的人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来组织民间抵抗运动。

  结果,受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国家现在面临由群体互动,而不是真正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运动左右的政治局势。事实上,阿拉伯世界的现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用群体心理研究来理解。

  群体与组织相反;他们不是由严格的等级制度控制,通常是由没有正式职衔的个人领导。与政治运动不同,群体总是很快而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像乌云堆积形成暴风雨那样。他们的目标也是要立即达成的:包围这个警察局、活捉哪位部长等等。在“群体政治”中,情绪通常会压过目标。

  黎巴嫩可能是第一个经历群体政治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总理哈里里(Rafic Hariri)于2005年2月被刺杀后,众多由政党领导的群众将贝鲁特市中心的烈士广场堵得水泄不通。

无组织群众成为主导力量

  但无组织的群众最后还是压倒有组织的团体,成为主导黎巴嫩政局的一股力量。事实上,黎巴嫩两大相互竞争的政治联盟——3·8联盟(March 8 alliance)和3·14联盟(March 14 alliance)便是以2005年群众集会日期命名的。

  黎巴嫩的经验,显示了群众心理和支持群众的政治领导人的目标间的分歧。在埃及的解放广场、突尼斯的西迪布济德(Side Bouzid)和利比亚的的黎波里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冲突——群众在过去几个月中数度冲进议会大楼。这一分歧让这些国家刚萌芽的民主进程面临脱轨的危险,因为勒庞所说的“群体权威”和政治领导人权威之间的斗争会越演越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拉伯之春国家的真正挑战并不是意识形态上而是制度上的,至少在短期是如此。政府必须找出防止一小撮人利用群体效应为政治资本的办法,从而防止群体规模膨胀到比选票数量更具决定性。但传统民主制度,比如政党、议会和咨询委员会并无应对这些挑战的经验。

  社交媒体既是问题的一部分,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不同,在阿拉伯之春中,群体先在互联网上形成,然后才走上街头——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群体运动。继2009年伊朗绿色运动(Green Movement)之后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开启了“iCrowd”时代——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动员和组织的群众。

  但社交媒体也可以通过减少政治领袖和大众之间的心理和权力差距,有效地不让群众动员起来。新出现的政治阶级必须强化他们对“iCrowd”政治的认识,学会利用面簿(Facebook)、推特(Twitter)、YouTube、博客、应用程式和手机短信等工具的力量。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活动就认识到了这一机会,利用社交媒体全面地传播政治消息及激发和动员支持者。当选后,奥巴马推出了白宫应用程序(White House app),为公民提供了与华盛顿领导人沟通的新方式,程序包括最新事件、对政府措施的详尽解释、及高清照片和现场直播在白宫的活动。

  私人企业也可以从了解iCrowd政治获益。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的胡伊(Quy Huy)和施皮洛夫(Shipilov)的研究显示,使用社交媒体的商业领袖能够在员工中间建立所谓的“情感资本”。这有助于领袖建立和维持与一大群人的人际关系,尽管他们之间的权力有别。与此同时,这也可以让员工更容易对所属机构产生认同感。

  对阿拉伯世界的新政治领导人来说,这其中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群体互动不可忽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社交媒体就像是预兆暴风雨的乌云。如果发现得早,是可以在暴乱的群体摧毁脆弱新制度前,找到驱散他们的方法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90]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90]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74]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172]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150]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25]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30]
邓晓芒:这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世界一流的衙门” 2024-04-10 [221]
希格斯逝世,他是“上帝粒子”背后的科学巨人 2024-04-10 [170]
海归教授:我国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04-10 [26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