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彭慧胜教授研发可穿太阳能电池 衣服成个人“发电站”
作者:邹瑞玥 | 2012/12/11 15:27:43 | 浏览:2543 | 评论:0

  最新一期的国际化学权威期刊《应用化学》刊发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能源器件——取向碳纳米管纤维。

  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使人类随时随地、高效使用太阳能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未来人们穿在身上的衣服、戴在头上的帽子、拎在手里的包都能“自我发电”,可给“奄奄一息”的手机充电。而目前占地面积庞大的发电站,未来也许将被一个桌子大小的机器所取代。

  彭慧胜的团队展示了由这种新型电池。它像头发丝一样细,直径只有60-100微米。彭慧胜介绍,它们可以像普通化学纤维一样编织成衣服、裤子等纺织品,成为一整块可穿在身上的大太阳能电池,并实现自身“发电”。

  这种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在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同时,还能把这些能量储存起来,而不需要外接其他蓄电池或储能设备,即使在没有日光、又对光电需求量更大的夜间,人们也可随心所欲地使用太阳光能源。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做到。

  据悉,碳纳米管纤维已在防弹衣、航空航天、医疗和体育器械等广泛领域显示出重要应用前景。质量轻、可编织,且价格极其低廉,100米的价格仅为几元人民币,这使其大规模运用成为可能。

  该项目曾被《自然》杂志评为“亚太地区十大研究亮点”之一,《应用化学》将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审稿专家一致认为,彭慧胜课题组用一个“非常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一根纤维上同时实现光电转换和储能”,这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对于全纤维状能源系统迈出了关键一步”。

  彭慧胜还透露,将碳纳米纤维制成太阳能电池的过程基本无污染,效率高,制作工艺相对来说也较简单,具有大量稳定生产的可能性。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公司瞄准了这块潜在利润巨大的新领域。但他表示,科学家还要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编织时如何安排好纤维的正负极。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47]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54]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249]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265]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556]
朱云来: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与应对策略 2025-07-23 [247]
刘道玉:为什么欧美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少年发明家呢? 2025-07-23 [243]
27岁华裔AI天才!身价36亿,拿下美军3.5亿大单,改写硅谷格局! 2025-07-18 [856]
17岁高中生一战封神!推翻40年数学猜想,起因竟是一道选做题 2025-07-11 [732]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87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