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授趙慧君憑藉在無創性產前診斷研究及應用的成就,在全國188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頒本年度「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全國僅十人獲此殊榮,年僅38歲的趙慧君是港澳地區唯一一位獲獎女科學家。
趙慧君(左)11日於北京獲頒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趙慧君(前)與其研究團隊,致力研發驗血檢測不同疾病的技術。
現任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的趙慧君表示,香港不乏從事科研工作的女性:「我希望此饒富意義的獎項可鼓勵年青女學子在科研路上發揮才能。」她說,「實驗室裡很多女性,但較少會進一步成為領導研究角色,可能因女性較會考慮家庭因素。」
趙慧君1999年從澳洲學成回港後,加入「師傅」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的團隊,踏上科學家之路,擁有一對七歲雙胞胎女兒的她,多年來兼顧雙重角色,全靠清晰分配時間,「做研究的時候全情投入,下班時不會有牽掛,回家就全心照顧兩個女兒當媽咪。」她認為香港科研界最大挑戰是如何吸納人才,因年輕人才多傾向金融界,「讀中學時大家都追捧理科,但出社會又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趙慧君教授最廣為人知的科研成就,是利用DNA測序技術分析孕婦的血液樣本,以安全及準確地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癥,開無創性產前檢查之先河,免除孕婦因受入侵性檢測而流產的風險。這技術現已在美國,以及亞洲和歐洲部分地方(包括香港)獲採用為常規臨床檢測方法。
另外,趙慧君及其團隊近日成功將血漿DNA測試技術應用於癌症患者,只要血液內有2%異常基因,也偵測得到癌症。市民日後或只需定期驗血,已可檢測多種癌症,甚至在腫瘤未成形便確診。
趙慧君解釋,癌症源於基因抄襲過程出錯,日積月累成癌細胞,癌細胞與胎盤細胞均屬代謝較快的細胞,凋亡後會將DNA碎片釋入血液,若能在血液中找出這些變異DNA,理論上只需抽血便可檢測早期癌症,解決現時往往要到有病徵才掃描或抽取組織化驗的問題。
她指已獲政府資助3000萬元進行為期五年研究,希望新技術早日於臨床應用,但坦言以四套儀器,每星期只可為四名病人化驗,每人成本達10多萬元,仍需考慮如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