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 隨著2013年的臨近,國內媒體對美國“財政懸崖”問題的新聞關注度開始陡增,美國經濟能否躲過這一“生死大劫”成為熱議話題。在筆者看來,“財政懸崖”是個問題,需予關注,但無需過度擔憂,用“斜坡”代替“懸崖”可能更精准。
美國知名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與《華盛頓郵報》近日的一份民調顯示,近半數受訪美國人對“財政懸崖”的具體影響並不清楚。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在走訪了美國東部、中部、南部十餘個州,與上百名美國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後發現,約半數的小企業主、工人、農民無法完整說出“財政懸崖”這個名詞。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財政懸崖”問題影響面明顯小於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
“財政懸崖”問題從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至今,已近有大約一年時間。經過近一年的市場反覆炒作和消化,其已不可能對市場發起“非預期性衝擊”,短期內對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利空衝擊已基本消化。一些美國大型企業已開始提前分紅,規避明年可能的增稅政策。為了保住利潤,全美最大的四十家上市企業中,已有半數宣布將削減資本支出。
摩根斯坦利公司最近在對其客戶的一項非正式調查發現,高達60%的客戶都認為“財政懸崖”問題能夠避免,僅有7%的客戶認為國會會把美國經濟推下懸崖。“財政懸崖”問題雖然是由民主和共和兩黨之爭造成的,但沒有了大選的壓力,找到一條為兩黨所能接受的“第三條道路”阻力已極大地減少了。
首先,兩黨都希望避免“全面開支削減計劃”,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雙方一定能找到一個妥協方案。根據全面開支削減計劃,未來9年內將削減總額為1.2萬億美元的支出,其中“軍事”範疇和“非軍事範疇”都將各削減一半,而共和黨反對大幅削減國防預算和增稅,民主黨則反對削減社會福利和醫保開支。
其次,雖然民主和共和兩黨仍堅持各自的政策主張,互不相讓,爭強鬥狠,但隨著“財政懸崖”問題的逼近,沒有哪一個黨派能夠承擔起讓經濟跌落懸崖的罵名,更何況共和黨還想四年後重奪總統寶座。共和黨會為民主黨設置障礙,但不會將其逼上絕路。
目前兩黨就應對“財政懸崖”的談判陷入僵局,但從雙方的表態來看,僵局隨時可以打破。博納辦公室發表聲明稱,“溝通途徑依然開放”,白宮也表示會繼續保持溝通。雙方的表態意味著仍然有討價還價的空間。越來越多的共和黨議員意識到,在徵稅問題上共和黨能夠討價還價的籌碼已經越來越少,奧巴馬的連任表面民眾認同提高高收入者個稅稅率和資本利得稅率的做法。一些曾經保守的共和黨議員立場上出現鬆動,甚至是反水。
美國共和黨大佬參議員夏布里斯(Saxby Chambliss)、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羅姆尼競選顧問經濟學家哈伯德(Glenn Hubbard)等都公開呼籲共和黨改變策略,接受奧巴馬提出的預算架構。在夏布里斯看來,“我比較在乎的是我的國家,而不是20年前的承諾” 。這意味著兩黨就“財政懸崖”達成一致的難度可能沒有之前預期的大。
有理由相信,民主黨和共和黨最終會繼續延長稅收政策、基本維持現有開支水平,為“財政懸崖”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無需過度擔憂美國經濟會跌落懸崖。真正需要擔憂的是未來美國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問題。市場對“財政懸崖”的擔憂,其實暴露出來的是市場對美國經濟失去刺激後的憂慮。
最近“财政悬崖”这个词很热,可是要问到“财政悬崖”具体是个什么玩意,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明白。其实“财政悬崖”这个词是2011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了在美国国会面前洗脱自己的罪名而生造出来的词汇。2012年2月末,伯南克在国会金融业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指出,政府的许多减税方案和支出法案在年底将到期,如果国会不就此达成妥协以继续对经济复苏的刺激,形成了“财政悬崖”,美国经济将面临再次衰退的危险,而这一切光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远远无法解决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美国经济搞砸了,别让我伯南克一个人背黑锅。令伯南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词“财政悬崖”立马就火了,而且不光是火遍美国,还火遍了全世界,这下国会再也没法让美联储一个人背黑锅了。
财政悬崖提到的减税方案和支出法案,具体指的是到2012年底有总值6070亿美元的减税法案和政府支出法案将到期。这6070亿美元通过政府少征的税和增加的支出注入了实体经济,以期达到提振作用。打个比方说美国经济是个状态极为不佳的运动员,这6070亿美元就是红牛,如今红牛不让喝了,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就要嗝屁了。喝了红牛都这样,不喝红牛会怎样?对于伯南克来说,这个词把美国经济的嗝屁的责任结结实实的定格在忙于党争不务国事的国会身上。
关于“财政悬崖”的讨论角度很多,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有牵强附会的。可是“财政悬崖”的真正悲剧并不在财政悬崖本身,而在于财政悬崖的背后是美国强国中坚的中产阶级将就此覆灭了。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分析数百页的【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2012年封存透明法案报告】,你会发现有关“悬崖”的一切都只是噱头:联邦支出分三大类:可支配开支(Discretionaryspending),强制性开支(Mandatoryspending)和利息支出。可支配开支包括军费,国土安全和国家公园等。强制性开支包括所有福利支出。强制性开支和利息支出是自动花出去的,就像每月自动从你银行账户里扣除的房贷月供一样。国会能够动刀切的只有可支配开支。
根据法案,如果国会没有就财政悬崖达成一致,紧缩方案就会自行启动:从可支配开支切掉1100亿美元,强制性开支切掉169亿美元。考虑到强制性开支约占联邦预算的60%,这种避重就轻,动其皮毛的紧缩方案几乎毫无意义。
强制性支出(各种福利支出)是用来收买选民的,也就是选民的禁脔,谁砍则无疑于政治自杀。根据花旗银行的研究显示,(如下图所示)砍掉选民的禁脔对政客的再选胜率有极大负面影响,这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问题是谁来为这些福利支出埋单呢?给富人加税让富人埋单的话,共和党不答应,就是答应富人也可以逃到避税天堂去,或者雇佣财会人员和律师组成的智囊团帮助自己避税;给穷人加税让穷人埋单,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很公平的,可是给穷人加税就像是刮骨求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最后只有中产阶级做冤大头了。
逻辑如此,那么事实呢?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Welfare''sFailureandtheSolution】,一个单亲妈妈找一份年总收入$29,000的低薪工作要比找一份年总收入$69,000的高薪工作好,因为前者加上可以申请的各种福利收入可以达到$57,327的可支配收入,而后者扣除各种苛捐杂税之后可支配收入只有$57,045。
这种现象在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里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年薪429,634元(即$69,000)的金领的可支配收入居然没有一个年薪180,571元($29,000)的银领多!
究竟是挣$29,000的低薪然后心安理得的拿福利好,还是拼命考名校找一份$69,000的高薪工作好?想想那些所谓高薪工作没完没了的加班加点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值得吗?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拼命奋斗带来的并不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是为社会底层人群的福利埋单。与此同时社会底层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堪比自己甚至多过自己。那么还有必要为成为中产阶级而失眠和挥汗如雨吗?
最可怕的莫过于如下事实:
1.私营经济雇佣人数与福利受益者人数比率是1.65:1。
2.私营经济雇佣人数对福利受益者和公务员人数之总和的比率是1.25:1。
一言以蔽之,目前美国有1.1亿私营经济雇佣人员,与此同时福利受益者和公务员人数之总和高达8千8百万,而且增长迅速。假如美国梦是一块蛋糕的话,那么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做大蛋糕的中产阶级岌岌可危,而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
打一个非常荒诞不经的比喻,美国现在的情况就好比一个欠了别的村庄好多好多鸡蛋的村庄,鸡蛋下得多的养鸡户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鸡蛋下得少吃鸡蛋却越来越厉害的养鸡户却活得越来越滋润,因此为了还清欠的鸡蛋账,这个村庄要求鸡蛋下得多的养鸡户更多的加班加点,交更多的鸡蛋税,而鸡蛋下得少吃鸡蛋却越来越厉害的养鸡户却啥功也不用做,啥风险也不用承担。
荒诞吧。现实却是冰冷般的真实:在2009年到2011年,美国政府支出对全国工资总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5%,未来政府的加税幅度必须大于全国工资总收入的15%才能跟上政府支出扩张的步伐,除非大幅减少福利支出,让许多政治家自觉自愿牺牲自己的票选前途。
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堕落了到了大规模奖励不劳而获,惩罚艰苦卓绝的财富创造的地步;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不再是公平仁慈的标杆,而沦为政治家和选民零和博弈的赌注,这个国家就必将在财政毁灭的道路上却走越远。
鉴于刮骨疗毒的紧缩方案对政客的再选胜率有极大负面影响,所以财政悬崖只是一场充满噱头的秀,等政客在镁光灯下攒够了人气,联邦债务上线就会被再次提高,而背负这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的将依然是美国的中产阶级。财政悬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托起美国梦的中产阶级已经负担不起一个穷奢极欲的帝国的救赎。
财政悬崖是为美国中产阶级敲响的丧钟,而中产阶级的没落也将拉开这个强大帝国陨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