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7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仍然有点“愤青”
7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仍然有点“愤青”
2012/12/31 16:16:44 | 浏览:2066 | 评论:0

  73岁高龄的杨乐仍然有点“愤青”。在媒体上,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曾抨击奥数班对培养数学家“起不到作用”,批判当前学术界抄袭论文、伪造实验数据的不良作风。总之,对中国科研与教育界眼下的种种歪风邪气,他的批评总是毫不留情。

7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仍然有点“愤青”
杨乐院士 杨天鹏摄

  “现在有的学校规模很大,每年招收研究生上千人,却没有注意研究生到底有没有接受完整的研究训练,反正发表了所谓的SCI论文就可以毕业了,这实际上并不能提升研究生的质量。”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杨乐再一次表露出对当下中国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担忧。

  比照现实,让这位数学家始终怀念的,是数十年前他在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感受到的一股独特精神,以及他们提供的一套独特训练。

  1962年夏天,杨乐从北京大学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研究所里人才济济,汇聚了华罗庚、张宗燧、吴文俊等数学家,杨乐师从著名的老一辈数学家熊庆来。

  华罗庚当时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但杨乐很快发现,这位大师的勤奋甚至超过了许多后辈。华老总是说,他年轻时,人家花一个钟点学的东西,他花两个钟点来学,积累慢慢多了,后来人家一个钟点做的事情,他可以仅仅花20分钟就做出来。据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每日清晨4点半就起床学习。

  华老也希望年轻的学生拥有同样的干劲。他常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班,年轻人在台上演讲,台下的华老则连珠炮似地提问题,问题“一个程式跟着另外一个程式”,学生每一思考不周之处都被问到。有些学生最后被问得哑口无言,呆呆站在黑板前,被同学们戏称为“挂黑板”。许多曾被华罗庚“挂黑板”的年轻人,后来都成为十分出色的数学家,其中的陈景润与王元,更为至今尚未解决的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头发花白的杨乐还记得,“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被批得“体无完肤”,但他与陈景润、张广厚等人仍对数学充满强烈兴趣,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做科研。有段时间,张广厚得了视网膜炎,杨乐就负责拿来外国专家的优秀论文认真钻研,并在讨论班上报告,这一阶段讨论班的听众只有张广厚一人,两人随后进行深入地讨论、分析。“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几个人只是傻子而已。”杨乐回忆说。

  将近40年过去了,如今,科研工作得到国家与社会的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快速发展。杨乐读书时,中科院数学所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不过七八人,但眼下,数学所已发展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读研究生数量逾400人。

  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功成名就。杨乐的科研成果屡获重要奖项,并曾多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担任数学所所长、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但在他的心里,“最重要的事”还是走访各大高校,与年轻的学子们举行座谈会,引领他们靠近科学的殿堂。

  早些年,杨乐还身体力行,去国科大位于北京玉泉路的教学大楼里亲自授课。在他看来,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对一个领域真正有研究兴趣的“专家”,对自己领域有全面了解的学者,而绝不是仅仅会根据导师派下来的题目写一两篇论文的人。

  “现在研究生规模上去了,我们一定要强调质量。”杨乐说,他总希望将自己从“老先生”那里得到的训练与精神传递下去。

  眼看着当下的一些现象,杨乐感觉“很不对头”。“听说有些高校的导师申请到大项目,一年招一二十个学生,最后连学生的名字都说不清楚。”他说。而在他读研的时候,许多学者坚持的还是“一对一的教育”。他曾向学位委员会进言:“每位导师同时带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0名。”事实上,在普遍扩招的今天,国科大的师生比平均也不到1∶4。

  在杨乐的倡导之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有的在国内耕耘,有的走出了国门,成为美国杰出大学的著名教授、加拿大科学院院士。然而杨乐也坦承,现在对科学有“真兴趣”的年轻人依然太少。“现在的年轻人,太受社会世俗的左右了。”杨乐感慨说。

  他期盼着,新近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能够继承中科院的优良传统,在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方面有所作为。“老先生们严谨的精神,刻苦的态度,还有对科研的专注,长期的努力,现在需要年轻人去传承了。”杨乐说。

  60年前,还在念中学的杨乐偷偷地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激励自己日后一定要进入中国科学院这个顶尖的学术机构,“一辈子与数学打交道”。现在,这个梦想成真的老人开始盼望,当下的年轻人也拥有相似的理想与坚持。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7]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3]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0]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3]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