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中科院、教育部联姻令人期待
作者:赵永新 | 2013/1/1 16:56:08 | 浏览:1520 | 评论:0

  ■分属于中科院和教育部的研究所、高校如能真正打破管理制度的藩篱,以高度的自觉和开阔的心胸,相互开放、共育英才,必将开创中国科教事业互惠共赢、比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点到面、自下而上的科教“联姻”令人振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光电技术研究院等联合开设“祖同菁英班”,采取“3+1”模式(前3年在学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课程,第4年到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共同培养研究型人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河北大学共同设立本科“生命科学星辰班”,中科院的学者今后将走上大学讲台;教育部与中科院共同启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通过开展重点实验室开放、大学生科研实践等10项工程联合培养人才,目前已有近百家高校和研究所加盟……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本来就是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合则两利、离则两伤。由于分工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各有短长:前者拥有丰富的学生资源,教学中离不开相应的实验仪器、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员;科研院所拥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也需要不断注入有志于科研的“新鲜血液”。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如能打破制度藩篱、取长补短、携手育人,无论对高等教育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善莫大焉的好事。

  回顾历史,由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技大学,就是科教融合的成功典范。该校自1958年成立之初,就实行独特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来自中科院的赵忠尧、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赵九章等科学大家,分别担任各系系主任,并亲自登台授课。凭借“科技教育一体化”的独特优势,中科大很快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高端人才辈出的研究型大学,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科研人才。

  令人遗憾的是,之后由于诸多原因,中科大的这一宝贵经验未能在全国推广。研究所和高校“各有其主”,看不见的藩篱使两者各自封闭运行、有苦难言:前者哀叹新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弱,后者抱怨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

  如今,教育部和中科院这两个“婆婆”打开门户、主动“联姻”、共育英才,值得称道。尽管还面临经费、机制等操作层面的实际困难,但只要双方以高度的自觉和开放的胸襟竭诚协作、戮力推进,定会迎来我国科教事业互惠共赢、比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白左"——西方文明的埋葬者 2025-04-02 [10]
年轻人反了:左派灌输20年,收获保守派? 2025-04-02 [13]
不是裁员,是革命!马斯克DOGE改革美国实录- 附采访文字 2025-04-02 [13]
美国制度为有道德者设立/司法政变能得逞吗? 2025-04-02 [14]
工业复兴与科技创新:万斯阐述特朗普国家经济战略 - 附讲话稿 2025-03-27 [156]
欧洲正在沉没! 2025-03-27 [140]
西方文明还能被拯救吗? 2025-03-22 [206]
論蛋糕的分配 2025-03-18 [357]
在哥伦比亚大学,我发现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2025-03-18 [329]
从反川到反马斯克,你就知道人心有多坏 2025-03-18 [37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