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的中国经济新闻中,有两条格外引人注意:大陆资本市场酝酿十年的创业板,28只新股30日登场后全线疯涨,板块平均涨幅高达106.23%,平均动态市盈率也推至86.18倍;温州瑞安县疯狂炒作“返回地指标”,导致当地房价直逼京沪。
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房价,两者无疑都是目前资金最亲睐的炒作对象。这两个极端例子凸显出大陆“资本炒作”的风行,也将炒作背后隐藏的危险推到了世人眼前——通常,这些现象都是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的、屡试不爽的现实信号。
先说众所瞩目的创业板,居然一天之内被推至86.18倍市盈率的高位,可说透支了未来一到两年的上升空间,当资本的新鲜感和热情稍微消退,价格出现下滑,必然是被很多人弃之如敝屣——这种风险传递同样类似“击鼓传花”。
再说瑞安县那种倒下手就能赚上几万块的“返回地指标”,既没有法律保障又严重超出实际价值,一个县里的房价竟然能同大都市相比,这种大家互相抬价式的炒作,作为纯粹的泡沫经济,设若稍微出点纰漏,必然是彻底的“崩盘”。
其实,大陆“炒经济”的历史堪称悠久。三十年来,伴随改革年代的经济发展,一直有炒红茶菌、君子兰、普洱茶等莫名其妙的“炒经济”。多数民众都曾经历这种投机的结局却下一次又乐此不疲,既有风险意识不强也有投资渠道匮乏的原因。
一般说来后者更危险——民间资金“走投无路”,多半是通胀前兆。
官方数据显示,大陆居民的储蓄率在30%左右,存款总额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金的充裕毋庸置疑。而且,随着低利率时代的来临,居民的储蓄意愿在下降,但社会保障不完善、教育开支在加大、就业压力在增加……总之预期降低。
不止一位大陆的朋友向笔者抱怨“现在房价太高、股市风险太大、银行利息又低,根本不知道该把钱放到哪去”。如今民众迫切需要更为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此时出现了短期暴利的机会,如房价、创业板,当然会有大量资金涌入了。
刚刚走出经济复苏之势,却又陷入通胀阴影,这是中国难以走出的“怪圈”:若经济与社会不能相适应发展,则中国经济难以走上持续发展之道。(钟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