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眼科教授謝錚彬創舉 3D打印義眼問世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眼科教授謝錚彬創舉 3D打印義眼問世
作者:黃惠玲 | 2014/10/21 9:28:26 | 浏览:4286 | 评论:0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眼科教授謝錚彬創舉 3D打印義眼問世
華裔眼科醫師謝錚彬(右)與3D工程專家葛瑞斯(左),合作打造全球首創的「3D列印義眼」,不論仿真度與材質、價格,都比原來的手工矽膠義眼出色。(黃惠玲/攝影)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眼科教授謝錚彬創舉 3D打印義眼問世


裝在一名50歲眼癌女病人臉上的「3D打印義眼」,脫戴容易,而且不易沾染油污灰塵。(黃惠玲/攝影)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眼科教授謝錚彬創舉 3D打印義眼問世
手術後的眼癌患者,戴上「3D打印義眼」,再加上眼鏡,幾乎可以完美遮飾挖空的眼眶。(圖:葛瑞斯提供)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華裔眼科教授、知名眼科重建醫師謝錚彬(David T. Tse),20日在芝城舉行的美國眼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年會中,發表全球首創的「3D打印義眼」,造價比原來純手工義眼便宜約98%,製作時間縮短1/20,使用期限約可延長五倍,而且材質更加柔軟防污,這隻「3D義眼」已成功安裝在一名50歲患眼癌的女病人眼中。

新的3D義眼價錢單隻不會超過500元,使用時間估計可維持10年,無論在時間、金錢方面,對於需要義眼的患者,都是一大福音。

11歲隨父母從廣州移民來美的謝錚彬表示,他投入眼睛美容重建2、30年,看過許許多多因為罹患眼癌、被迫挖掉整隻眼睛的病例,他說,挖空的眼睛,如果沒有「補」上義眼,儘管病患遠離了癌細胞的摧殘,但臉上的「眼睛窟窿」,卻為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

正因如此,眼癌患者大都會訂購「義眼」,讓「外觀」至少看起來不太過異常。

不過,這類以手工量身定做的矽膠「義眼」,平均要花一、兩周來製作,每隻造價1萬5000元到2萬元;此外,以往矽膠義眼,因為材質問題,很容易沾上油污、灰塵,幾乎二至三年,「矽膠義眼」就必須重新訂購更換。更糟的是,義眼屬於「醫美整型」項目,一般無法獲得醫療保險補助,在這種情況下,中低收入的眼癌患者,因為龐大的經濟壓力,最後只得放棄義眼。

謝錚彬說,他一直在進行取代高價矽膠義眼的研究,幾年前,無意中看到美國太空站為太空人3D打印製造了一把「太空用扳手」的新聞時,啟發他研發「3D列印義眼」的想法。

這個創意獲得邁阿密大學工程學院助理教授、3D打印科學家葛瑞斯(Landon Grace)全力支援,經過一年多合作,加上研究生費提帕爾帝(Mauro Fittipaldi)的協助執行,20日這隻全球首創的3D打印義眼,成功在全美眼科學會年會中問世。

謝錚彬介紹,3D打印義眼,採取與心臟支架相同的SIBI材質,並混合最薄最精細的奈米材料製作,因此將更柔軟、舒服,更與皮膚連結,也不容易沾染油污灰塵。

患者訂購時,只要先用3D列印機的掃描器,將患者的另一隻健康眼睛掃描建檔,其中包括眼眶形狀、深度、眼睛顏色與大小、睫毛形狀長短,以及銜接臉部皮膚顏色等。葛瑞斯說,這部分僅需三分鐘即可完成。

接下來,就把患者義眼檔案,輸入列印機打印製做,葛瑞斯表示,一般的3D義眼製作完成約需10小時,難度最高的製作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天。比起以往手工製作需七到10天的時間,大幅縮短。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116]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205]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95]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100]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87]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115]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117]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97]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270]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7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