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离职公务员莫做权力寻租掮客
来源:四合院 | 2015/4/27 9:03:00 | 浏览:1770 | 评论:0

近日,大陆官方否定了沸沸扬扬的“公务员辞职潮说”,却未否认公务员“辞职现象”。但即便有此“现象”,这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让中国古代官府素来都是一个“人才聚宝盆”。直到今天,想要进入“衙门”,仍需闯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今天的公务员,仍是高学历、高能力的精英阶层。但一江春水向东流,却使社会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羁绊。如今,一些公务员舍得放下手中的“铁饭碗”,可谓优质智力资源的一次解放,必将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对中国而言,这自然是可喜的。

但另一方面,公务员(尤其是官员)辞职也引发了一些担忧。近期大陆人才市场上,一些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企业,便通过猎头四处“挖掘”辞职公务员。公务员离职,无非是因自我能力难以展现,以及薪水报酬不高。但他们掌握的人脉关系、行政资源却是无形财富。这也是企业青睐他们的原因。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王道。因此,企业会给出不菲的待遇吸引公务员。但这个高额报酬的背后,意味着公务员离职后需调用自己关系网络为“新东家”谋福利。这个“互动”过程,就容易造就“瓜田李下”之嫌。而离职公务员会利用“朋友圈”的优势搞利益输送,自然也令外界忧虑。

其实,大陆官方为防止公务员辞职进入私企搞利益输送,已出台过相关法律。其中便规定公务员辞职后,两到三年内不能任职原工作业务相关企业或其他盈利性组织。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近年,关于“法院辞职的法官争相进律师事务所,城建局公务员离职纷纷加盟房企”的消息便频现报端。

究其原因,就是公务员违规成本过低,且制度仍有盲区。比如,“原工作业务相关企业”、“其他盈利性组织”等规定就显得模糊。这容易让一些人钻空子,也意味着当前法律有待再完善、细化。扎紧现有篱笆,还须构筑新的篱笆。官方也应考虑建立公务员去向备案制度。要求公务员离职后要报备“去向”,官方对此审核并作备案。该备案信心要对社会公开,接受民众与舆论监督。最终,让那些妄图搞权力寻租的公务员无处遁形,也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打消念头。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188]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181]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221]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337]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259]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613]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562]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663]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1140]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93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