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移植手术 开创生殖医学新前沿
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移植手术 开创生殖医学新前沿
2016/2/25 0:04:48 | 浏览:2828 | 评论:0

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移植手术 开创生殖医学新前沿

美国完成国内第一起子宫移植案例,替没有子宫的女性争取生育机会,这项手术将成为生殖医学的新前沿。

  医生把一名去世捐赠者的子宫,移植到一个26岁女性体内,手术历经9个小时。病患术后状况稳定,医院将等到下周召开记者会,再详细说明。

  在美国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尝试过子宫移植,瑞典在2014年迎接第一个移植子宫孕育出来的新生儿,目前为止,已经有五个成功生产的案例。

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移植手术 开创生殖医学新前沿

  医生说,这项手术实际上还处于试验阶段,它可望替因为先天缺陷、没有子宫,或后天疾病,失去子宫的不育女性,开创一线生机。

  当然持怀疑看法的还是大有人在,器官移植手术有一定的风险,而且病患必须终生服用抗排斥药,再者,它也不像肾脏或是心脏等身体必要器官的移植,是为了救命而不得不为。

  本次子宫移植手术主治医生表示,子宫移植的危险性,不会比其他器官移植更大,它虽然谈不上救命,但是就像脸部或手部移植一样,它可以改善生命质量。

  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其他器官移植没有的价值,就是它造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效益不会因为子宫受赠者生命终了而结束,而会随着子宫孕育出的生命延续下去。

全美首例子宫移植手术病人露面 称想体验怀孕感觉(图)

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移植手术 开创生殖医学新前沿


美国首例子宫移植手术患者琳德赛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感恩,琳德赛说,自己一直被告知无法生育,曾一直向上帝祈祷,希望能有机会体验怀孕当妈妈的感觉。

琳德赛说,自己和丈夫已经收养了3个孩子。

对琳德赛进行手术的克利夫兰诊所则透露,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风险,病人最多可以有两个孩子。同时要等上至少一年,才能尝试通过试管受精怀孕。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为了这次子宫移植手术,克利夫兰诊所准备了很久。去年秋天,院方宣布招募10名志愿者,接受子宫移植,作为这项研究的临床试验。

子宫移植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子宫位于人体盆腔深部、血管纤细,术中血管切取、缝合难度极大,加之排斥反应强烈,围术期护理和治疗均面临严峻挑战。

子宫移植不仅仅是简单地移植子宫本身,主要动脉等也要被同时移植。在手术缝合腹部前,外科医生还要检查血液流动是否正常,固定子宫的韧带是否足够结实,以使子宫能够承受胎儿重量。

克利夫兰诊所医生安德烈亚斯•察基斯认为,移植子宫的风险并不比其他器官移植大,但其“保质期”存疑。他去年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相对其他移植器官,移植子宫是“短命”器官,不能终生使用,“使用寿命”只够生一两个小孩。

据克利夫兰诊所介绍,全世界大约3%至5%的妇女患有子宫性不孕(UFI),即先天性无子宫或因子宫发育不良或病变而无法正常怀孕。子宫移植可以帮助她们圆自己生孩子的梦想。

美联社报道,子宫性不孕患者若要进行子宫移植,应先取出其卵子,像人工受精那样,把受精卵冷冻保存起来;在子宫成功移植12个月后,受精卵才可以被植入新子宫内。

这并非世界上首例子宫移植案例。

2014年9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完成瑞典首例子宫移植手术,这个北欧国家迄今共有5名健康的婴儿诞生于移植子宫。2015年11月,中国西安西京医院为一名43岁的母亲成功将其子宫移植给她22岁的女儿。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3500亿美元投资 美国本土抗生素生产全面提速 2025-09-15 [235]
学历越高熬夜越危险,背后原因让打工人心碎 2025-09-15 [228]
3天不玩手机,你的大脑就能发生惊人的变化 2025-09-15 [218]
刚刚,英国造出地球从未有过的人造生命!38亿年进化史或被彻底改写 2025-09-02 [789]
麦卡锡报告《长寿科学赋能所有人健康生活》关注七个关键点 2025-09-02 [936]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超六成痴呆可预防 2025-09-02 [1271]
不以己悲 | 惊天预言: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2025-09-02 [964]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1704]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1802]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179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