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台湾之声
关键字  范围   
 
来自台湾高雄的巾帼女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卢丽安
来自台湾高雄的巾帼女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卢丽安
2017/10/8 2:05:10 | 浏览:20887 | 评论:0

来自台湾高雄的巾帼女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卢丽安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

英语文学:最初的兴趣,无悔的坚持

卢丽安于1968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在卢丽安年纪尚小时,便在母亲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影响下,对英语产生了亲近感。在此后学习过程中更是被这种语言的魅力深深吸引,广泛阅读英语文学经典名著,这便是她的文学启蒙之路。1990年卢丽安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西洋学文学系,秉着对英语和文学的坚持和热爱,本科毕业后卢丽安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系文学硕士。在此前的二十多年她都一直生活在台湾,而后一直在英国深造学习,最终于1999年获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文学系文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任教:“要做学生的学习榜样”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卢丽安毛遂自荐,通过驻英领事馆向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表达了想回到祖国高校任教的意愿。她表示,上海是我公公的故乡,回到上海也是我先生的意愿,故最终和先生二人决意到复旦来。1997年,卢丽安夫妇接受国家人事部的安排,开始到复旦大学任教。2013年卢丽安获评教授。

期间,她曾前往美国和德国进修访学,也深深地沉醉于英国文学、二十世纪英国小说、性别研究、文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她曾获选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杰出青年学者科研奖励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论文《 “试论<哈姆莱特>的历史问题:<哈姆莱特>与现代早期英格兰的政治性别关联”》曾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二等奖。

对她而言,教书育人是重中之重。早在2008年,她与其他几位文学专家联合授课的《英美文学通论》入选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2011年,她获得复旦大学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文科组)二等奖。她多次被评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优秀教师,并荣获2008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015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2014年7月起担任外文学院副院长以来,她又大力提振青年教师科研精进比例,梳整研究生培养管理与教育推进。

二十年以来,她从未松懈,每一堂课都认真准备,力图用最好的状态和形式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卢丽安曾在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的座谈会上谈及了一些她对上好课的理解。在她看来,首要条件就是把上课内容熟稔于心,体悟更深,更有拓展。要结合学术所长来进行拓展,并在授课的内容中挖掘亮点、争议点、思考点。任教多年,卢丽安一直恪守着勤学、务实、谦逊、灵活、幽默、守原则的品质。她认为作为教师必须秉持“教学相长”的理念,教学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如果一位老师觉得自己在相关领域什么都懂,对知识的汲取麻木了,那他也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教给学生了。“教师并非万能,老师有口误或者无法当场解惑是正常的,但是要终身学习,要做学生的学习榜样。”

此前在接受联合时报的专访时,卢丽安说道,“上课时学生们的眼睛注视着你,这样的感觉真好。”她指出,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不要把课堂当作说书演示,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帮助他们同侪互鉴。卢丽安始终用心培育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方法,而学生则用几乎满分的评价,映照着卢老师一次次精彩难忘的课堂教学。“做老师,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了他们做学问的方法和做人的准则。”这是卢丽安老师对“教师”一词的诠释。

来自台湾高雄的巾帼女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卢丽安

《卢丽安:执着于已,温暖予人》(刊载于2015 年 11 月 24 日《联合时报》)

两岸关系:坚持和平发展的共同心声

2013年,卢丽安当选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担任会长以来,她紧紧团结着2000余名定居上海的台胞,嘱咐相关部门认真关心照顾高龄台胞,抓紧在沪台胞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沪台青年交流活动,坚持把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就两岸关系而言,卢丽安表示她不是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说不出两岸走向的理论或分析。但是她本人的家族历史和成长经历让她坚信: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只有寻找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和共有的历史记忆,才能重构两岸一直以来丝缕相缠的血脉联系。”卢丽安坚信,两岸工作是人心的工作,急不得也强求不得,只有从自我出发,才能更好地激发温暖与正能量,两岸融合也自然水到渠成。

相关栏目:『台湾之声
细数台湾的七大社会福利,我们能否同向对比 2024-11-12 [148]
张学良晚年回忆说:杀杨宇霆之前我从不迷信,但是结果太邪门了 2024-05-16 [810]
败军之将们的台湾岁月 2024-05-17 [410]
杨奎松:我在台北查档案(有点离奇,但事实如此) 2024-05-10 [414]
梁庚尧: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2024-01-20 [1319]
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副手辩论会:赵少康、萧美琴、吴欣盈各抒己见 2024-01-01 [1490]
蔡英文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元旦谈话:台湾不再被遗忘 2024-01-01 [1429]
《蒋经国日记(1970-1979)》在台北出版 2023-12-30 [1441]
台湾劳动力缺口大 官方欲引进印度移工 2023-11-26 [926]
“赖萧配”20日合体登台亮相 2023-11-15 [90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