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丘成桐:不容论资排辈作风继续下去 培养一流研究生比引进人才更重要
来源:中新社 | 2010/7/26 15:19:04 | 浏览:3187 | 评论:0

  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26日举行的世界华人论坛上表示,中国要快速培养创新人才,不仅要派遣优秀的本科生出国留学,还要在国内培养一流的研究生,这比引进人才更重要。

  丘成桐指出,本科生的先端教育不足,这是中国教育最近十年来的一大败笔。

  丘成桐认为,中国要快速培养人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送优秀的本科生出国到欧美名校。这就必须改变“留学后回国是失败”的观念,政府应使留在国内杰出的学者得到公平的待遇,其中包括公平的评审制度,让中国学生和学者,感到在国内做出来的研究也是值得骄傲的。

  二是在国内培养第一流的研究生。他说,要营造一个以学问为崇高目标的学术中心。不能容许浮躁的气氛产生。这种中心的教学工作需要由国内和国际一流的学者共同担任。如果国外学者无法长期来华任教,可以请他们教授两三个月的课程,这对学生依然得益不浅。

  丘成桐认为,“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中国能用这一模式培养一批一流的学生。有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同时,政府一定要赏罚分明,评审制度要大力改进,不容许论资排辈的作风继续下去。”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占少华和周敏发表移民研究领域顶刊:《被动跨国主义与制度化的非稳定性:以新加坡的中国和印度技术移民为例》 2025-01-01 [7991]
『社区动态』 2025年国泰银行奖学金于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接受申请 2025-01-01 [7762]
『社区报道』 周敏博士名列2024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2024-11-06 [8823]
『社区报道』 李飞飞:AI十年,公众看到的是一些离散事件,而我们则看到一个连续过程 2024-10-16 [8340]
『社区报道』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幕 2024-06-10 [8038]
『社区报道』 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2024-06-07 [8290]
『社区报道』 数学家侯一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6-07 [8064]
『社区报道』 丘成桐讲座: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2024-05-08 [8506]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13372]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13055]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丘成桐
『学人动向』 《我们岂能自甘人后》- 丘成桐:很多港人对中国历史和认识大不如前 2013-02-14 [4189]
『学人动向』 伊犁:如何成就一位大师 —— 丘成桐“研求之乐”记 2011-04-25 [6408]
『社区报道』 國際知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加州理工學院演講:科学研究须有澎湃激情 2011-01-16 [9454]
『学人动向』 丘成桐:做大学问要能忍受生命中的苦痛 2011-01-02 [6557]
『学术论坛』 教授网/科工会等联合举办: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精彩演讲《研求之乐》(1/15 加州理工学院) 2010-12-01 [7533]
『学人动向』 丘成桐教授建议国内专家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空间 “另立门派” 2010-12-17 [5044]
『学人动向』 丘成桐:几何——通向宇宙本质的最有效之路 2010-12-04 [16382]
『学人动向』 丘成桐 - 传奇中的传奇 2010-11-24 [5637]
『社区动态』 深悟与洞察 - 丘成桐最新力作 《内空间之形:弦理论和宇宙隐秘维度几何学》 2010-11-17 [17146]
『学人动向』 丘成桐针砭中国大学:结构不改 难有诺贝尔奖得主 2010-09-29 [5549]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刘云杉:我们的教育改革,常常改的是病名,而不是病症 2025-11-16 [30]
周其仁:官与民争利,哪里还谈得到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 2025-11-16 [43]
包刚升:如何理解不断变化的西方社会? 2025-11-16 [28]
清华大学刘栋:反对将跨学科作为模式推广,中学阶段培养这些能力更重要! 2025-11-16 [29]
饶毅:国家要警惕太监化! 2025-11-16 [64]
包刚升:是什么导致了社会普遍的道德溃败? 2025-11-16 [41]
芝加哥大学教授布拉特曼:我希望有人曾告诉我的10件事情 2025-11-16 [36]
黄全愈:由97岁高龄获诺奖带来的中美基础教育思考 2025-11-16 [41]
孙立平:深有同感: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2025-11-09 [132]
赵晓 | 川普的十个“不可能的历史时刻” 2025-11-09 [10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