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2020/7/18 9:31:54 | 浏览:1014 | 评论:0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黑色的太空里,两个黑洞合二为一 | 别看了,就是黑的

黑暗深邃的太空,两个黑色的黑洞合二为一,并合成同样黑色的新黑洞。

这个过程,黑黑得黑,通常是不发光的

至少,大多数人之前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不久前,一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可能看到了双黑洞并合事件导致的光亮。自引力波直接探测到黑洞并合以来,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只不过,他们宣称看到的光亮,出现在引力波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事件的足足35天之后。

乍看上去,似乎不怎么靠谱啊……

但看完他们对事情来龙去脉的解释之后,我承认,我的想像力还是太有限了。

学天文这么多年,没想到还可以有这么科幻的景观出现在这个宇宙中。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我们见识过卡冈图雅的世界:一整个行星系统,不是围绕太阳这样的恒星,而是围着一个大约1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黑洞旋转。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超大质量黑洞卡冈图雅和它的行星 | 电影《星际穿越》剧照

这脑洞本已突破天际,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把那些行星换成黑洞,再把行星的卫星也都换成黑洞呢?

在卡冈图雅系统中,一个炽热的吸积盘围绕着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高速旋转着——但它的尺度似乎局限在最内侧的行星以内。

吸积盘,黑洞周边的物质盘,不只是尘埃盘这么简单。在争先恐后掉落向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过程中,吸积盘上的物质相互之间剧烈摩擦,可以达到极高的温度。这一过程的产能效率,甚至比核聚变还高出几十倍——最多可以把折合盘上物质四成多的质量转化成辐射释放出来,堪称宇宙中最强的垃圾燃烧发电(光)厂

正因为如此,黑洞卡冈图雅才给周围的行星带来了光和热。而在真实的宇宙当中,一些黑洞也因此成为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让这吸积盘拓展拓展,一直拓展到数百倍于日地距离以外,把所有由黑洞组成的“行星”和“卫星”全都淹没呢?

几十倍于冥王星轨道大小的炽热海洋,翻卷着、咆哮着。出没其间的,是远比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微小的恒星级黑洞——质量一般只有太阳的几十到上百倍。它们仿佛这片海洋中黑暗的游鱼,竞逐着、嬉戏着。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中的恒星质量黑洞,艺术家想象图 | Caltech/R. Hurt(IPAC)

当两个这样的小质量黑洞偶然纠缠在一起,它们以比武之姿相互绕转,试探、试探,越绕越近、越缠越紧——紧绷的气氛到最后一刹终于崩坏,随着一声凄厉的鸟鸣,两个黑洞终于合二为一了。

这鸟鸣,搅动整个宇宙的时空,形成一阵阵引力波的涟漪向外扩散,直到上亿光年之外的地球。

这一天,是地球上的2019年5月2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观测到一起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事件,编号S190521g。

这就完了?不,还没。

在那两个黑洞并合的一刹那,由于二者质量悬殊,引力波发射并不均衡。偏向一侧的引力波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让刚刚并合形成的新黑洞获得巨大的动能——

它像一颗子弹,射了出去

一颗在“海洋”中超音速飞行的子弹。

这颗上百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子弹,在吸积盘的炽热海洋中高歌猛进,所到之处,拉出一条由激波扩散形成的尾迹。

然后,它飞出了那并不算太深的“海水”

就像一只冲出海面、在十几米高空中“飞翔”的虎鲸。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飞”出洋面的虎鲸 | Biosphoto/Christopher Swann

且说那“水体”被高速撕开时拉出的激波,比“海洋”本身更加炽热,发出明亮的光。

但稠密的吸积盘,却不允许这光子轻易逃逸出来。每一颗光子,都需要在跟“海水”碰撞摩擦几十天之后,才能钻出洋面。

然后,它们同样飞向了广袤的太空——其中有那么些个光子,飞向了银河系,飞向太阳,飞向了地球。

就在观测到那起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事件的35天之后,兹维基瞬变现象监测仪(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在引力波可能源起的方向上,发现一个类星体突然增亮,持续了40天,然后才再度暗淡下去。

刘博洋:不只有引力波,还发光?别急,让黑洞再飞一会儿

安装在1.2米口径塞缪尔·奥斯钦望远镜上的兹维基瞬变现象监测仪 | 美国加州理工光学天文台

类星体,正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吞噬大量物质、吸积盘发光发热而形成的宇宙中最明亮的一类天体

那些天文学家脑洞大开,提出如此科幻的一个场景,把类星体的异常增亮跟双黑洞并合联系在了一起——

由于稠密吸积盘的迟滞,我们接收到光子比接收到引力波迟了35天;又由于黑洞射穿吸积盘,飞出了吸积盘表面,于是激波导致的增亮没过多久便又消失了。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也不一定

毕竟以目前人类的观测手段,实在是看不清百亿光年之外,一个比太阳系大不了多少的超大黑洞周边,到底发生或者没有发生过什么。

不过发表这篇论文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排除了类星体正常光变、超新星、微引力透镜事件等其他原因的可能,双黑洞并合踹飞黑洞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解释

那,如何才能进一步验证呢?

飞翔在空中的虎鲸,总有掉回洋面的一刻;飞翔在吸积盘上空的黑洞,也会有重新落入“汪洋”之时——按照那些天文学家的推算,倒是等不了太久,大约也就几年而已。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锁定目标,加强监测,就等着捕捉黑洞“入水”再次激起的璀璨浪花了。

[1]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2041-8213/ab4886

[2]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4.251102

[3]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3/101

[4]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2/120
[5] https://www.syfy.com/syfywire/merging-black-holes-blast-out-light-but-not-for-the-reason-youd-think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ASU华裔教授五年前离奇身亡 警方定为因“工作压力自杀” 2025-04-19 [42]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16]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10]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473]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45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641]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742]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74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856]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97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