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牛津教授蒂莫西•加顿•阿什:世界须为美国大选的争议性结果做好准备
作者:谢莲 | 2020/10/26 15:18:01 | 浏览:1514 | 评论:0

牛津教授蒂莫西•加顿•阿什:世界须为美国大选的争议性结果做好准备

本文作者是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教授、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 蒂莫西•加顿•阿什

阿什:今年的美国大选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世界其他民主国家应以冷静、深思熟虑的方式对待,帮助确保选举过程的自由公平。

在这场人们记忆里最重要的美国大选中,所有民主国家都必须为可能出现的争议性结果做好准备。

如果从2000年争议性大选的混乱中吸取教训,那么它们应该采取非正式协调一致的立场。如果听取国际选举监督员的意见,那么它们应该冷静地等待极其复杂、分散的美国选举体系产生明确的结果。其他民主国家谨慎明确的表态,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走向更文明的选举过程,但在更大程度上有助于平息围绕这场狂热大选的国际环境。

2000年,外国领导人一片混乱。德国总统等人首先祝贺候选人小布什(George W Bush)当选,随后又撤回祝贺。对小布什和戈尔(Gore)的角逐做出裁决的美国最高法院花了五个星期的时间才得到清楚结果。

今天的情况比2000年还要糟糕得多。由于新冠疫情,逾半数选民正在考虑邮寄选票。即便美国有佛教般的平静气氛,这也会让事情变得很困难。但美国政治和媒体格局如今极端两极分化,双方各执一词,均认为对方的观点是无稽之谈。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在大力传播对选举过程合法性的不信任,尤其是对邮寄选票的不信任。他最近在Twitter发帖称:“这将是美国历史上最腐败的大选!”

国际环境也不太有利。2000年,美国似乎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民主在全球大获全胜。如今,美国在全球受到威权主义中国的挑战,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民主衰退。

如果将目前的民调转化为战场州的选票,或许就没有必要启动这些应急计划了。如果民主党人乔•拜登(Joe Biden)被认为在大选之夜已经在关键摇摆州获胜,那么负责任的共和党人应该立即告诉特朗普,他必须接受这个结果。

但鉴于要求邮寄选票的民主党选民多于共和党选民,很有可能是特朗普在大选当晚领先,然后拜登在清点邮寄选票后反超。这种“蓝移”情况可能意味着数日甚至数周的激烈争论,从投票站到县、市和州的选举管理部门,再到州法庭和联邦法庭。

在更糟糕的情况下,大选结果最终可能取决于最高法院的决定,而最高法院的法官构成本身就容易出现激烈的党派分歧:再次上演小布什对战戈尔的混乱局面,但这次会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争议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1月,期间可能出现暴力、市场恐慌和全球低迷。

世界其他民主国家采取冷静、深思熟虑的方式对于“蓝移”情况至关重要。这些国家有数千外交官和记者在美国工作。美国媒体和国际媒体将密切报道这一事件,Facebook和Twitter也将竭力阻止错误信息的传播。尽管事实会受到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事实。自由民主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并捍卫这些事实。

在这方面,他们可以依赖包括美国等57个成员国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的选举监督任务。30多年来,该组织执行了约370次选举监督任务,并在美国的帮助下制订了严格公正的最佳基准做法。该组织刚刚提交一份中期报告,并将在选举日的第二天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

如果像2000年那样,这一争端由最高法院裁决,那么全球各民主国家肯定会接受它的裁决。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纳撒尼尔•佩西利(Nathaniel Persily)认为,在得出任何此类最终司法裁决之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一万多个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无数地方和州官员以及下级法院法官的行动。有些人会有偏见,但大多数美国人将在这个新冠肺炎、民粹主义和偏执狂盛行的时代,坚定确保这一尽管有些摇摇欲坠、但确立已久的选举过程尽可能地自由和公平。他们值得我们默默支持。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利害攸关。最坏情况下,这可能标志着全球民主衰退的进一步恶化。最好情况下,它可以成为更广泛的全球民主复兴的开端,以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至于从地球消失。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55]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99]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98]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68]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512]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411]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500]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50]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8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