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2021/3/7 11:10:20 | 浏览:963 | 评论:0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即一部分人比别人更容易感染病毒,有些感染者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症状,不同患者症状的轻重也有显著差别。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仍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在寻找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基因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新冠肺炎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上的哪些片段有关系?如果能找到这种关联,是不是就说明每个人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强弱实际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对DNA序列上全部的基因组逐一比较,科学家们希望确定特定的基因变化跟特定的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两条值得继续追踪的线索:分别位于9号染色体和3号染色体上的两段DNA的变化。

英国提赛德大学(Teesside University)生物学教授维奇·兰德(Vikki Rand)和生物专业博士生玛丽亚·欧汉伦(Maria O'Hanlon)学术网站(The Conversation)撰文介绍了这两个引人关注的研究方向。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图像加注文字,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穴居人DNA的遗传基因可能是一个风险因子

1. 遗传风险

3号染色体上的线索比较简单。对西班牙和意大利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毒引发的严重疾病跟3号染色体上一小段区域的变化有关联;这一小段染色体的编号是3p21.31。

这个区域里有一个基因,SLC6A20,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制造一种蛋白质的指令,这种蛋白质可以跟病毒用来进入细胞的一个叫做ACE2 的分子产生互动。

这段染色体上的其它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针对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这个受体跟炎症有关。

由于ACE2和炎症都是COVID-19重症的核心因素,因此或许为解释3号染色体上这段区域的变异与新冠重症为什么有关联提供了线索。

导致新冠病毒易感性增加的这种染色体变异可能是从远古先祖尼安德特穴居人那里遗传的。

迄今为止,3p21.31是唯一一段跟新冠重症有显著关联的遗传区域。因此,可以把这一区域的基因变异视为风险因子。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2. 血型和新冠

染色体9 上那一段是ABO血型系统,决定每个人的血型。

这条线索指向血型与新冠易感性的关联,即某种血型的人是否相对不容易感染病毒,感染后引发严重疾病或病死的几率也较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验证这种关联的关键是血液中的抗体可以阻止病毒侵入细胞?

欧洲疫情早期的一些研究发现O型和AB型血与新冠之间可能有关联,也有研究认为血型对病毒感染的后果没有影响。

随着疫情扩散,感染病例增多,研究规模扩大,一个规律逐渐浮现:A型血的人比O型血的人更容易发病,后者感染病毒后引发严重疾病的概率比其他血型的人低。

但这些研究因为样本数量较少而不足以取信,至多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稍后,对新冠病毒相关的呼吸衰竭病例的一项研究发现,O型血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概率比其他血型患者低,而A型血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概率是其他血型患者的1.5倍。这项研究的样本包括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1600名患者。

提赛德大学教授维奇·兰德等:新冠感染和重症 与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关

接着有一份公开发表的论文为这项研究提供了支持。

这篇论文分析评估了7项互不相关的研究,样本总计将近300万人,其中包括7500新冠患者。评估结果发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群体,A型血居多,而O型血群体较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这个结果随后又得到加拿大一项规模更大的研究的支持;后一项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感染风险比其他血型的人低大约12%,引发严重疾病或病死的风险比其他血型的人低13%。

那么,问题是血型跟新冠病毒易感性有没有关联?

根据2002-2004年萨斯(SARS)疫情爆发后的研究结果,O型血的人感染冠状病毒的概率较小,是一个被提出的可能性,当时的一种解释是O型血液中的抗体或许能够阻止萨斯病毒侵入细胞。

但是,这个假设尚未得到验证。

现在能够肯定的是Covid-19 跟萨斯一样,也是冠状病毒。

科学家们希望更多样本、更多数据和更多研究能够带来更多线索、发现更清楚的脉络。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ASU华裔教授五年前离奇身亡 警方定为因“工作压力自杀” 2025-04-19 [36]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07]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00]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463]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44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632]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733]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739]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847]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96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