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作者:王聪 | 2021/6/27 15:42:22 | 浏览:1679 | 评论:0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2012年8月17日,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玛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合作,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基因编辑史上的里程碑论文,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她们因这项成就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大大加速了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许多原本无药可医的遗传疾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2021年6月26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 In Vivo Gene Editing for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的临床实验论文。
诺奖得主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创立的Intellia Therapeutics和再生元合作开发的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NTLA-2001,在6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
据悉,这也是首个公布的体内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的临床试验结果。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罕见遗传疾病,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万名患者,该疾病的特征是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蛋白在组织中逐渐积累,主要是神经和心脏。
该研究使用的 NTLA-2001 疗法,是一种体内基因编辑治疗,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载体,将携带靶向致病基因TTR基因的sgRNA和优化的spCas9蛋白的mRNA序列,递送至肝脏。
临床数据显示,在这6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名患者接受0.1mg/kg剂量,3例患者接受0.3mg/kg剂量。接受治疗28天后,两种不同剂量的患者血浆中TTR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52%和87%。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临床数据,证明可以精确地在体内进行CRISPR基因编辑,通过单次静脉输注CRISPR系统来治疗遗传疾病。
Intellia Therapeutics的 CEOJohn Leonard表示,这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NTLA-2001 可能通过单次注射阻止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疾病的发展以及逆转其破坏性并发症。该临床试验还解决了CRISPR向肝脏递送的难题,为其他遗传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大门,他还表示,将迅速推进该疗法,同时扩大现有研发管线。
 
Intellia 现在的研发管线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体外基因编辑疗法
 
实际上,首个开展体内CRISPR基因治疗的是张锋创立的Editas Medicine,2020年3月4日,艾尔建和Editas Medicine联合宣布:CRISPR疗法AGN-151587(EDIT-101)治疗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该临床试验使用的是腺相关病毒(AAV)将CRISPR基因编辑系统通过注射递送到眼睛。这是全球首个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也是全球首例CRISPR基因编辑的在体给药,据悉,该临床试验结果将于今年9月份公布。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而在2020年12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发表了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联合开发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和镰状细胞病的临床试验。
 
证实了体外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这两种遗传疾病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开启医学新时代
 
这项体内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结果,大大扩展了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的应用范围,能够直接通过注射在体内进行高效基因编辑,为许多遗传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可以说是开启了医学新时代。
 
参考资料: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07454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31054?query=featured_home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3500亿美元投资 美国本土抗生素生产全面提速 2025-09-15 [48]
学历越高熬夜越危险,背后原因让打工人心碎 2025-09-15 [38]
3天不玩手机,你的大脑就能发生惊人的变化 2025-09-15 [37]
刚刚,英国造出地球从未有过的人造生命!38亿年进化史或被彻底改写 2025-09-02 [534]
麦卡锡报告《长寿科学赋能所有人健康生活》关注七个关键点 2025-09-02 [699]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超六成痴呆可预防 2025-09-02 [1004]
不以己悲 | 惊天预言: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2025-09-02 [700]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1455]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1574]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15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