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熊丙奇:36岁的诺奖获得者“年轻”吗?- 谈中国学界恶习:媳妇熬成婆
作者:熊丙奇 | 2010/10/6 15:50:31 | 浏览:1671 | 评论:0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其中,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今年36周岁。

  对于“70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奖,网友十分羡慕其“年轻”。而实际上,比诺沃肖洛夫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大有人在。我们所熟知的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31岁、35岁,在诺奖历史中,年龄最小的获得者只有25岁,是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虽然诺奖获得者最年长者接近九旬,但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诺奖获得者平均获奖年龄并不高,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分别为:50.16岁、50.78岁、50.86岁。

  网友们之所以赞叹诺沃肖洛夫的年轻,或许受国内学术界的影响。近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杰出学术人才”,鲜有“70后”的身影。根据公开资料,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4.1岁。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6.2岁。而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评选,更是“40后”的舞台——从2000年起到现在,16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1岁,最年长的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时年91岁;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

  在我国学术界,学者们普遍有一个“媳妇熬成婆”的过程,年轻时不受关注,而过了学术黄金期,各种荣誉却接踵而至。据统计,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研究者由此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的年龄段。而在这段黄金创造期中,我国的学者们却很少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生自不必说,他们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困难,不少学生是一边求学,一边打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为挣够可以兑现工资的“学术工分”,把宝贵的时间用于无限地填表格、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寻找期刊发表的过程中,每个人每年都貌似撰写了不少的论文,但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却日益淡漠。

  每年诺奖颁发,都会引起国人的惆怅情绪,而早在10多年前,围绕诺奖而进行的反思就已经在教育界、科技界进行,且反思都“击中”要害,直指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并无大改观,功利与浮躁反而加剧。为了出所谓的高水平人才,各种“拔尖人才工程”接连推出,科研经费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与此同时,由行政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导致学术潜规则盛行,教育与学术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术头衔+行政级别”成为学者们的普遍追求,这不但阻碍了有学术理想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更让学术丧失基本的尊严,学术演变为“经费学术”、“课题学术”、“职称学术”、“公关学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以及所谓的拔尖人才,几乎是白日做梦。对于30多岁的诺奖获得者,也确实只有艳羡的份了。

两科学家用“胶带”和“铅笔”夺诺贝尔物理学奖 (肖欣)

  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共同工作多年的二人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奖。

  美国航天局曾经悬赏400万美元,寻找一种足够坚韧的材料,来制成长达3.7万公里缆线,搭建一座可以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正是石墨烯的发现让这个人类可以“一步登天”的梦想变成了可能。

  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

  比最好的钢铁还硬100倍、比钻石坚硬的石墨烯其实就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维结构。其超强硬度、韧性和出色的导电性使得制造超级防弹衣、超轻型火箭、超级计算机不再是科学狂想。

  但最大的困难在于:如果想投入实际生产,就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制造出大片、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

  为此,石墨烯被发现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各种方法的萃取或合成试验。直到2004年,盖姆和诺沃肖洛夫突破性地创造了撕裂法:他们将石墨分离成小的碎片,从碎片中剥离出较薄的石墨薄片,然后用胶带粘住薄片的两侧,撕开胶带,薄片也随之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得到了截面约100微米的、只有单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他们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分离出了石墨烯,听上去简单的不可思议。

  但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博士提醒记者,“想象一下撕出一个薄厚为一个原子的东西有多么困难”。“这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里难以计数的重复试验”。

  不过,除了苦战攻关,盖姆和诺沃肖洛夫这座诺贝尔奖杯最闪光之处更在于想象的力量。就连诺奖委员会都形容这对师徒“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他们知道,兴许哪天就能中了大奖”。有趣的是,在2000年,海姆的另一项发名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他用磁性克服重力,作用让一只青蛙漂浮在半空中。

  像科学精神一样持久的还有两位诺奖得主的深厚情谊。现年36岁的诺沃肖洛夫出生在前苏联,他在荷兰奈梅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遇见了同为俄裔科学家的盖姆(现年51岁),此后一直追随,从荷兰的奈梅亨到英国的曼彻斯特。直到今天,他们终于在人类科学史册中写下了共同的名字。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成立2年产出280篇论文,一个顶尖数学家兼亿万富翁和他打造的新型“科学帝国”|纪念吉姆·西蒙斯(1938-2024) 2024-05-17 [14]
KAN核心团队震撼力作!MIT华人用AI首次发现物理学全新方程 2024-05-17 [12]
图灵奖得主辛顿:坐学术冷板凳的30年 2024-05-18 [12]
詹姆斯·西蒙斯麻省演讲:数学,常识和运气 2024-05-16 [54]
“外籍院士”为何在中国井喷? 2024-05-15 [102]
四位数学家打破了一项长达 75 年之久的纪录,找到了一种更密集地堆积高维球体的方法。 2024-05-09 [112]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229]
钱理群: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2024-05-05 [207]
画家、版画家威尔•巴尼特作品选 2024-05-05 [188]
为导师起草书稿,却意外收获博士论文…… 2024-05-02 [25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