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加州理工学院华裔教授杨长辉获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创新奖
来源:美国侨报 | 作者:吴健 | 2010/10/7 15:34:21 | 浏览:6479 | 评论:0

  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生物工程教授杨长辉获得了201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创新奖。

  他与同事一起发明了只有人类指甲般大小的“超级压缩高效型”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没有透镜,但根据流体动力与小孔成像原理设计的显微镜,具备普通光学透镜的强大放大功能,能将物体放大10至20倍,适用于分析血液及水中的病原质。他通过把芯片技术与微流体技术结合,制成了这种更加便宜的微型显微镜。

  由于高度散射的原因,光无法沿直线穿过组织,因而人体不是透明的。不过,这种光线散射并非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过程,而是确定的。这意味着光线穿过特定组织切片以及反射回来时的路径有固定的模式,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此外,这一过程还具有可逆性,如果将散射后的光子收集起来,逆向穿过组织,将能够还原出原始光线及其路径。

  他表示,这种显微镜大约跟大黄蜂的体毛一样大,并拥有一个仅同一角硬币一样大的电路,它没有光学透镜。它的工作原理是,少量液体流过微芯片,它给样本拍摄图像后,将它们传输给一台电脑。

  这种显微镜可以安装在一个小型手持显示器里,这种显示器大约仅同一个iPod一样大。杨长辉的设想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可以利用这种工具给病人验血或者检查当地的供水系统。

  他说:“这将是一种非常坚固耐用的工具,而且医生可以把它放在衣兜里随身携带。”

杨长辉自幼就是科学迷

  杨长辉是来自新加坡的华人,自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

  现年38岁的杨长辉从小生长在新加坡,是一名新加坡华裔,祖籍海南。他1997年入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并于2002年获博士学位。他从2003年开始后开始在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生物系任教。

  杨长辉是新加坡华人,爸爸妈妈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却为孩子提供最佳宽松的环境和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杨长辉说,他自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也爱动手弄一些小发明创造。

  他凭天分与努力曾获麻省理工数学、物理及电子工程三个学士学位,后在美国的杜克大学及法国做研究。

  杨长辉表示,很享受教授的职业,他希望一边继续发明创造,一边教书育才。他还设想有朝一日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利用他发明的微型显微镜,给病人验血或者检查当地的供水系统。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59]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124]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51]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50]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45]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78]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86]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67]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188]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