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2023/3/7 18:14:59 | 浏览:1356 | 评论:0
 
 

 

2023年的超级重头戏 正式上演!

第一是俄乌战争是否会扩大化,一旦扩大就会彻底改变经济全球化以来给世界各国所带来的稳定生活环境,甚至让更多的国家迅速进入战乱的时代;第二件事就是极端气候,过去两年的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在近代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一旦继续恶化就会给当今世界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后者。

  过去我们经常用数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来形容高温、严寒或旱涝,但这种比喻现在都已经成了老黄历,百年一遇已经是小菜一碟,过去两年我们频繁频繁使用的是数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最典型的是,2021年六七月间在北美西海岸发生的热穹顶事件,很多城市的最高温度超过历史最高温度4-10度,也就是说一次性将历史高温极值大幅提高了4-10度,这种提高的幅度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这次高温事件已经被北美气候学家正式定义为千年一遇;2022年欧洲的高温干旱被认为是500年一遇;2021年7月21日郑州大雨被定义为千年一遇;2021年7月爆发的欧洲洪水波及了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卢森堡等国,德国西部的洪水被德国气象部门定义为千年一遇;2022年6月开始的巴基斯坦大洪水居然导致该国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洪水淹没,等等,至于大多数国土处于热带的巴西几十个城市降下大雪更让科学家的眼镜碎了一地!

  另外一件事也必须要注意,2022年的极端事件所波及的范围比2021年明显扩大了,2021年的高温主要出现在北美西海岸和欧洲南部,但2022年的高温则出现在美国西海岸和南部、欧洲南部、印度次大陆、中国长江流域以及日本和英国。

  2023年这种极端的气候现象会不会更加严重?

  过去曾经说过,人们过于关注太阳或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很可能忽视了地球能量释放所带来的影响,这倒是可以理解的,源于前者前者更加直观、明显,人类对它们的经验性知识也比较多,对后者的认识则十分匮乏。如果主要是太阳或大气环流因素造成极端气候,其影响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特定的一些地区,而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但过去两年的极端热事件却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北美西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土耳其的欧洲南部,然后从土耳其—两伊—印度次大陆至中国西南部、西部和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见下图),地震带是地球能量集中释放的地带,高热地区集中在地震带上就预示着地球能量的加速释放,是形成极端热事件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之一)。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上述都只是我们个人的分析与判断,但今天却已经有业内人士给出了相关的依据。

  热穹顶形成了极端的酷热事件,热穹顶是怎么形成的哪?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特别针对2021年北美西部的超级热浪事件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的报告,“热穹顶”指的是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高压与附近低压之间之间的大气环流形成了稳定的“Ω”形结构(见下图)。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这个“Ω”形罩子又是如何形成的哪?王春在团队的研究指出,靠近地面的低层空气被地面加热之后,在“热穹顶”里上升,但由于上层是高气压,又将这些空气打回到地面,然后这些空气再次被地面加热而上升,这样的循环导致热穹顶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同时,稳定的“Ω”型大气环流,又使得冷空气无法进入热穹顶,热穹顶内部的温度无法降低,从而在热穹顶下方形成持续性的超级热浪事件。

  在这个研究报告中,特定的大气环流(即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是形成热穹顶的要素之一,而地面类似是一个电炉、可以持续对空气进行加热也是要素之一。如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去两年的热穹顶事件都集中在北美西海岸、欧洲南部等地震带上,源于地震带属于能量集中释放的地区,就可以对低层大气进行持续加热。2022年中国的热浪也长期稳定在长江流域,也类似热穹顶,强盛的副高形成特定的大气环流是要素之一,地热加速释放对低层的空气进行持续的加热也是要素之一,导致高温热浪长时间稳定在这些区域。

  这样的推论在今年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

  冬至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上,到夏至(今年是6月21日)太阳直射点来到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达到最热,然后太阳直射点再次南移,到12月22日(即冬至)再回到南回归线上,循环往复,一个循环的时间约是365.2422天,被称为一个回归年(见下图)。由此就可见,北半球的冬季(12月至2月)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这就形成了北半球最冷的时间段,即便以酷热着称的南亚次大陆的冬季也十分凉爽。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但2023年出现了异常。

  2月16-17日还是南亚次大陆的冬季,太阳直射点还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但巴基斯坦东南部(卡拉奇以东部分地区)和印度西北部(吉古拉特邦等地)却出现了高达40度的酷热天气!当地时间2月16日下午,印度古吉拉特邦普杰气象站记录到40.3度的最高气温,一举创下印度乃至整个亚洲最早40度的纪录。

  之所以在2月出现罕见的热浪,当然需要有大气环流相助,从2月17日的环流形势上看,在5000米的高空中,南亚-中东-阿拉伯海一线有一强大旺盛的反气旋环流系统,这正是该地区上空异常强悍的副热带高压。但是,如果没有地热对低层空气的加热,在寒冬季节出现如此的酷热天气是很难想象的。而该地区恰恰就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让人怀疑该地区出现了地壳能量的加速释放。

  巴基斯坦东南部和印度西北部的高热气候在3月份依旧还会持续,参考下表。

今年对我们的生活威胁最大的很可能是两件事

  其实,今年的气候异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其他国家也已经出现。

  法国也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2022年已经是法国的干旱年,地下水位经过一整年的消耗,目前处于非常低的位置。法国气象局2月22日表示,法国全境已经连续32天没有降水,创下1959年以来的新记录,法国生态转型部长贝许正与相关部门商计节约用水政策,避免今年7月出现超级干旱。

  中新社2月27日报道,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7日8时跌至7.9米,低于8米极枯水位线,湖区通江水体面积277平方公里,容积9.08亿立方米,已经达到枯水蓝色预警标准,水文部门分析,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鄱阳湖水位仍将持续走低。而2022年,直到9月6日8时,星子站水位方才退至7.99米进入极枯水期,当时创造了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水位。鄱阳湖水位这么早就进入极枯水位,如果今年夏季降水稀少,鄱阳湖的情形异常堪忧。

  降水稀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与高温干旱总是相伴相生,说明欧洲与中国今年的气候局势依旧严峻。

  巴基斯坦、印度、法国、中国今年初期反应出来的气候异象是否说明地热依旧在加速释放,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果这种推断是正确的,既要警惕今年继续出现高温干旱,还要警惕高温干旱波及到更大范围;同时还要在这条地震带上警惕强震的出现,土耳其大地震很可能不是结束,而是预示着这条地震带开始加速活跃,该地区很可能已经进入多事之秋。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常春藤大学联盟如何摧毁美国 2024-11-23 [41]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128]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128]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127]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103]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116]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113]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268]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274]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44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