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细胞》| 哈佛和杜克大学医学院新研:人类生物年龄可在短期内逆转
2023/4/22 17:17:58 | 浏览:1056 | 评论:0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和小鼠的生物年龄(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育状态所推断出来的年龄,表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状态)是流动的,即在应对各种压力时它会迅速增加,但在压力恢复后则可以逆转。不过这些变化发生在几天或几个月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该研究文章——《Biological age is increased by stress and restored upon recovery》已于当地时间4月21日发表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年龄的重要因素是压力。严重的压力会增加生物年龄,从而提高死亡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Vadim Gladyshev说,“这表明,降低生物年龄可以降低死亡率,从压力中恢复的能力可能是长寿的重要决定因素。另一方面,生物年龄可能是评估生理压力及其缓解情况的一个有用参数。”

“这一发现对生物年龄在生命过程中单向上升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医学院的James White说,“以前的研究已经暗示了生物年龄可能存在短期波动,但这种变化是否可逆还未被探索。关键是,这些变化的触发因素也是未知的。”

《细胞》| 哈佛和杜克大学医学院新研:人类生物年龄可在短期内逆转

生物年龄在压力作用下有所变大,但压力缓解后,又在短时间内减小。图片来源:《细胞-代谢》

Gladyshev也表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生物年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但生物年龄可逆变化的程度,以及引发这种变化的因素仍然未知。”

研究表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总体来看,生物体的生物年龄是稳步增加的,不过它并非一定随实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个体在生理上可能比实际年龄更老或更年轻。此外,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和人类证据表明,生物年龄可能受到疾病、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暴露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举例:比如,在人类或小鼠接受重大手术、怀孕时,或者在新冠期间,生物年龄都发生了短暂的变化:参与试验的患者在接受紧急手术后,生物年龄会急剧增加,然而,在手术后的几天内,这种增加又逐渐消失,生物年龄便会恢复到基线水平。同样,怀孕的参与者也经历了不同速度和程度的产后生物年龄恢复。而德国药企BioNTech研发的托珠单抗(tocilizumab)免疫抑制药物,则有助于新冠患者生物年龄的恢复。

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利用DNA甲基化时钟(表观遗传衰老时钟,一种建立在DNA甲基化标记基础上的评估方法,可以准确地量化与年龄相关的表型和结果),来观察整个基因组中各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如何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

他们测量了小鼠在各种压力刺激下生物年龄的波动: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将3个月大和20个月大的小鼠配对在一起。结果显示,小鼠的生物年龄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增加,以应对压力,但这种增加是短暂的,且压力缓解后,生物年龄又会重新变小,趋于基线。

文章第一作者、哈佛医学院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Jesse Poganik说:“接触老化血液后,幼鼠生物年龄会增加,这与之前的报道一致,即异体慢性血液交换过程会出现年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的可逆性还未见报道。根据这项新研究,我们能假设随着情况不断变化,生物年龄也会相应发生可逆转变。”

此外,该研究发现,在短时间内人类生物年龄可能会经历快速变化,但人类DNA甲基化第一代时钟检测这种变化的灵敏度并不高。因此,Gladyshev说:“这些数据强调了选择适合的DNA甲基化时钟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虽然研究揭示了在生物衰老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不过也存在着局限性。比如目前研究主要依靠DNA甲基化时钟来推断生物年龄,因为这是现在可用的最好方法。随着老化标志物领域的持续扩展,研究希望其他与DNA甲基化时钟媲美,或超越其功效的生物标志物能进一步确认研究结论。此外,因为并不是所有主体的生物年龄恢复速度或程度都相同,所以在探究生物年龄的短期波动,和终身生物衰老的关系方面,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衰老动态新层面。”White说,“一个关键的未来研究领域是:探究生物年龄的短暂波动,将会对整个生命过程做出什么贡献。未来的研究还会将成功恢复生物年龄和改善临床结果联系起来。”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近30年来,这5个癌症增长最明显!抓住癌症早期的5个信号 2024-11-06 [434]
新证据:长期喝酒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尤其是年轻人,不要不听劝! 2024-11-06 [410]
大选之际,华人女子非法入境美国被查出超高致死率传染病,民主党又添一债! 2024-11-04 [459]
严欢/石正丽团队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 2024-11-03 [493]
肥胖促癌的原因找到了!《科学》子刊:这种“酸”让肿瘤长得更快 2024-10-31 [562]
促氧化剂抗癌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发现,维生素K3以独特的方式杀死癌细胞丨科学大发现 2024-10-31 [565]
哈佛博士生疯狂实验:一个月狂吃720个鸡蛋身体会怎样?结果大意外… 2024-10-31 [598]
几点睡觉算是熬夜?13万人研究提醒: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很多人搞错了 2024-10-31 [592]
免疫系统中的microRNA调控:历史与展望 2024-10-31 [364]
科学家借人类干细胞助猴子重见光明 2024-10-27 [68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