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耶鲁和哈佛科学家称宇宙中恒星数量可能为原先估计三倍
来源:《自然》杂志 | 作者:新浪科技 晨风 | 2010/12/2 6:55:14 | 浏览:2098 | 评论:0

  宇宙群星璀璨,但是科学家们本周表示,宇宙中的恒星数量可能一直以来被严重低估,真实的恒星数量可能有现在设想数字的三倍。这种低估主要涉及不同星系中那些温度较低、亮度暗淡的矮星。如果被证实,它将有可能改写科学家们原有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这的确是个问题,”彼得·冯·多库姆(Pieter van Dokkum)说。他是耶鲁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也是这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的作者。该论文的一位合著者是来自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台的查理·康瑞(Charlie Conroy)。

  “主要的问题在于科学家们不可能真的去数数,那些存在于其他星系的矮星太暗淡了,它们的质量仅有太阳的三分之一。”因此,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对那些亮星进行计数,并按照银河系中的比例去估算看不见的暗星的数量。如每发现一颗亮度类似太阳的恒星,就应当就100颗左右看不见的矮星。

  但这样做是有问题的。并非所有的星系都和银河系那样拥有旋臂。很多星系看上去只不过是模糊的一团,或是看不到旋臂结构的椭圆星系。并且也没有证据证明其他星系,如椭圆星系中的恒星大小分布规律会和银河系一致。

  因此,冯·多库姆博士和康瑞博士采用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由于矮星温度较低,它们的辐射颜色和波段是不同于其他较亮的恒星的。因此,通过观测整个星系在这一特定颜色或波段上的辐射强度和特征,是有可能反推出产生这样强度的辐射需要多少矮星的。

  他们以此为依据,对8个椭圆星系进行了观测和计算。结果显示在椭圆星系中,类似太阳的主序星和看不见的矮星的比例达到1000~2000:1,而非银河系中的大约100:1。因此,一个典型的椭圆星系(一般认为包含1000亿颗恒星),实际应包含1万亿甚至更多恒星。而在宇宙中,椭圆星系占到星系总量的大约三分之一,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宇宙中的恒星总数至少是现有估计值的三倍。

  “我们应当抛弃将银河系作为标准模板并以此推测其他星系情形的想法了,”冯·多库姆说。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被证实,这将意味着天文学家们一直以来都低估了星系的质量,这也将意味着星系的产生比目前认为的时代更早,并且演化速度也更快。

  “事实上,这将非常有趣,”理查德·艾里斯(Richard Ellis)说。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教授,但他本人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这样的论文发表出来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时时提醒着我们,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是多么匮乏和脆弱。”

  但艾里斯教授同时表示,他对这一研究结果持保留态度。他说:“这项研究数据很好,分析也很可靠,但这其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比如其中一点,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假设椭圆星系中的恒星,和旋涡星系中的恒星是由完全相同的物质组成的。而这一说法尚没有得到验证。

相关文章:『宇宙
『科技前沿』 英科学家称“瘦长”虫洞或可实现时空旅行 2014-05-28 [4210]
『科技前沿』 我们的太阳系究竟位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太阳没吞噬地球已算是万幸 2014-05-25 [7982]
『科技前沿』 NASA发现迄今最冷褐矮星:温度接近地球北极 2014-04-30 [2407]
『科技前沿』 现有的宇宙并非唯一 NASA发现最类地行星Kepler-186 比地球大10% 2014-04-22 [2930]
『科技前沿』 美国宇航局:太阳爆发超级耀斑 能容纳下35个地球 2014-04-02 [2193]
『科技前沿』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发现宇宙诞生时涟漪 或可印证大爆炸模型 2014-03-31 [4190]
『科技前沿』 SETI:化学物质大气层揭示行星生长过程 2014-03-27 [2350]
『科技前沿』 哈佛科学家提出寻找流浪黑洞新方法 2014-03-25 [2462]
『学人动向』 史丹福大學天文物理學副教授郭兆林:宇宙起源 找到證據 2014-03-18 [6245]
『科技前沿』 NASA即将发送高速探测器 从彗星取样 2014-03-05 [2655]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DeepSeek推荐:能养你一辈子的9个好习惯 2025-05-06 [178]
构造“姚-李”量子自旋液体 | Ising专栏 2025-04-28 [280]
【科技参考】英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及使用机制分析 2025-04-27 [355]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1180]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1269]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1282]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025-02-26 [2086]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2211]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2293]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219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