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作者:李心洁 | 2023/11/17 21:28:06 | 浏览:950 | 评论:0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想报个网课提升下能力,下班后却只想摆烂,没力气学; 想好了周末要做一些喜欢的事,真到那天却只是睡懒觉、发呆、刷手机; 网上刷到一家很不错的店,离家不远,心里很想去,屁股却“黏”在沙发上不愿动; 和朋友约看电影,走到门口却觉得:出门一趟多费劲啊,不如躺床上刷3分钟电影解说视频……
如果你感觉“中枪”了,那么你的 “文化体力” 可能也所剩无几了。

文化体力,是指追求带有自己喜欢的文化性质的行为、活动的力量。

比如,有人特种兵式旅行,一天逛两个展会、三个景区、四个书店,这就是很典型的“文化体力牛人”;

而有人下班回家,只想先刷一个小时短视频,连抬手开灯的力气都没有,就属于“文化体力虚人”。

我们都会有累了、倦了的时候,允许自己适当休息,才能安抚好疲惫的内心。

但如果文化体力消耗殆尽,就会出现“心理罢工”的现象:

有趣、有价值的事情统统退居二位,追求“省事”成了生活第一准则,而人也因此变得空虚乏力。

那么,我们的文化体力为什么会日渐走低呢?

到底是什么吸走了文化体力?我们该如何重新拥有力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文化体力再增长。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帮助到那些总感觉“没劲”的人,找回一点点掌控生活的力量。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的男主小麦,本来是个对生活很有热情的“文化体力牛人”。

他的艺术品味独具一格,喜欢小众电影和书籍,打游戏技术一流,看见路人谈论畅销电影会嗤之以鼻......

然而,开始朝九晚五上班后,小麦的文化体力肉眼可见地变虚了。

不想打游戏,不想听音乐,不想看电影,连女友买回他最爱的漫画,竟然都看不下去。

空余时间唯一的消遣,是玩类似“消消乐”的游戏。

女友觉得他太“颓”了,两个人再也不能像当初一样一起欣赏电影、音乐和漫画。

于是,她选择了分开。

电影名为《花束般的恋爱》,隐喻了男女主的文化体力差异:

最开始两人都很饱满,像刚刚绽放的花朵一样。

比如,会一起坐在深夜的小吃店里,围绕“耳机的左右声道到底能不能分开听”讨论很久。

后来男主被生活榨干了“文化体力”,两人再也碰撞不出火花,感情也随之枯萎。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到:

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万事万物发生联系,尤其是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联系带来的共鸣、回应及恰好的挫折,会让人慢慢产生一种适应社会的“适应性自体结构”。

就像一位网友总结的:能让你适度发疯的东西叫做“兴趣爱好”。

它能完全牵动你的情绪,使你为它哭,为它笑,为它哐哐撞大墙。

如同我们热爱阅读,会为一句话忍俊不禁,也会为另一句话泪流满面。

这种情绪共鸣,让我们感到被外界接纳、看见,由此产生一种存在感,统整感。

比如读书带来的一些挫折性体验:感觉这本书不是自己的“菜”,不太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读到一半读不下去……

这些可以克服的小困难,也会让我们调整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提高适应力和稳定性,更好地投入进去。

所以,拥抱兴趣爱好,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加强大,更好地适应外界。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我在我爷爷身上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

他是当年的市高考状元,就读于哈尔滨大学俄语系。

为啥农民出身的爷爷会学俄语呢?

因为他家隔壁住了一个俄罗斯人,房子隔音效果不好,他经常能听到对方说俄语、听俄语广播。

耳濡目染之下,爷爷对俄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白天跟父母下完地回到家,再累也要去俄罗斯邻居门口蹲一蹲,跟他聊几句俄语。

为了学俄语,他可以花好几天时间,去图书馆查一个文献;

可以在冰天雪地里借着月光看俄语书,冷得直哆嗦也兴致盎然。

对俄语发疯一样的热爱,使他成了一个“文化体力牛人”,只要跟俄语相关,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然而,到爸爸和我身上,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虽然我们也喜欢俄语,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懒得啃枯燥的专业书,更喜欢读短平快的《故事会》,爷爷留给我们成箱的文献,全部堆床底积灰。

偶尔拿出来翻一翻,读不下去又放回去。

爷爷把一切都传承给了我们,唯独没办法传承文化体力,于是我和爸爸的人生里,各有各的空虚乏力,很难再有爷爷这样的内在强度和人生高度了。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看到一名网友说:“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就会明显感到我的文化体力正在被不断削弱。”

其实,剥夺文化体力的不止工作,还有以下4个原因:

1、人际距离太远。

想约朋友看电影,A要带孩子,B要加班,C有事要忙,D在跟男朋友吵架……

大家各有各的事,根本约不到人,拉远的人际距离,导致文化体力被孤独感削弱。

光是“没人陪”就够让人沮丧的了,想想还得一个人做这做那,心情更“丧”,还是算了吧。

2、心理空间变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

左边是生活压力,右边是工作压力,一左一右两面墙,压着我们往中间挤。

事业和学业越来越卷,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越来越扁平狭窄。

好不容易闲下来,只想喘口气,做些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摆烂放松一下。

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思考一些阳春白雪的浪漫理想呢?

3、空心病的影响。

很多文化体力虚人,可能都有“空心病”。

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经常感到空虚乏力、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认为,“空心病”已经是一个时代共同的情绪病。

很多人连活着的意义都不太能找到,能不能找到文化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热爱的乐趣?

答案悬而未决。

4、核心自体的匮乏。

科胡特认为,追求热爱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自体结构,会慢慢成为 核心自体 (nuclear self)的一部分。

核心自体,是指能够把自身的感受广泛连贯地联系在一起,比如不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负面情绪、幻听幻视;

并且能够以连续性的方式体验自身和他人,比如今天明天后天都喜欢读书,不会今天喜欢、后天不喜欢。

在科胡特的观点里,自体是个体一切成长、发展的基础。

核心自体稳定、强大了,我们才不会“突然变一个人”:今天体会到一个自己,明天感觉又是另一个自己。

核心自体虚弱匮乏,人就会陷入一种内在的“贫穷”状态:

状态很不稳定,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或者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有很多不切实际的负面情绪,真到做的时候,又觉得没兴致了。

尽管成为“文化体力虚人”,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怀念过去那个充满文化体力、热爱生活的自己。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读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文化体力减弱,似乎是一件不可逆、不可抗的事。

学生时代挑灯夜读的干劲,到30来岁只剩下开关灯的力气,也很正常。

除去年龄增长因素,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也在寻找: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点亮死气沉沉的生活?

《十三邀》第七季,许知远采访蔡皋这一集,让我看到:

一个人是如何实现“文化体力再增长”的。

蔡皋是一名绘本作家,今年77岁,获得了“插画界的奥斯卡奖”,作品盛销国内外。

她有一本手账,里面画满了记忆中的趣事:

童年时怎样帮妈妈搓麻线、纳鞋底;

小时候外婆怎么做甜酒、粽子、坛子菜;

还有一棵被砍得只剩树桩的大树,她用20年时间观察它,怎么重新长出树干、枝叶,再一次亭亭如盖。

蔡皋的童年非常坎坷,频频遭人白眼,上学都得抄小路绕开人群。

她的内心也曾有过虚弱的时候,但读书时期,她接触了文学和绘画,晦暗人生就有光了。

文化的光,在她心里一亮就是几十年,后来每每遇到难受的时刻,这束光都会把她“捞”起来。

或许是得益于此,她也想把这束光打到更多人心里。

“我觉得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如果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尊严,这种人是有力量的。”

于是,蔡皋开始画绘本,此后毕生都在追求一件事:

像小孩一样画画、写字、思考。

蔡皋认为,小孩的视角最明亮纯粹,也最原始有力,TA们会本能地对一件事产生兴趣。

而这种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心怀热爱的心态,就是点亮生活的那把钥匙。

心理学家科胡特也有过这种体会:

他曾接触过一个愤怒的女病人,无论怎么分析,都搞不懂她到底在愤怒什么、想表达什么。

于是,他抛开自己十多年的心理学知识,咨询时,把自己变成一张充满好奇心的白纸。

这时,他惊讶地发现:我能听明白她在讲什么了。

放下纠结固执的念头,像孩童一样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耳边所听,都是心底的自白;

眼里所看,都是本真的画面。

到那时,我们才能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与自己热爱之物,碰撞出充满力量的火花。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值得庆幸的是,我看到有一些人,比如我的同事、朋友,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TA们开始在积极地想着各种办法,拯救自己的文化体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空虚乏力的状态,重拾文化体力呢?

1、回到“累”的状态里,把“累”活出来。

精疲力尽时,人们第一反应是放松、摆烂、睡觉,但累是需要被呈现的。

加班回家、应酬结束、哄完孩子时,别急着休息,先试着觉察:

我的表情究竟有多疲惫?

我的声音是不是都开始沙哑了?

我走路的步子是不是拖拖垮垮的?

看清楚自己的情绪,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2、给内心解绑,接纳虚弱的状态。

请记住这三句口诀:

别逞强,别掩饰,别伪装。

累就是累,是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不要为此感到羞耻、内疚。

看到自己的确沉浸在虚弱状态里,不做任何辩解掩盖,反而会“松了口气”,诚实面对自己。

比起逃离虚弱,看见并接纳虚弱其实更能重燃力量。

3、回到“儿童自我状态”,带着好奇心去看世界。

儿童自我状态,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的自我状态理论。

它是指,个体以幼年时的方式进行思考、感觉和行为。

比如,翻出小时候写的日记、画册和手工看看,体会一下当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或者,重温《海绵宝宝》《天线宝宝》《巴啦啦小魔仙》之类的节目。不要开倍速加快,哪怕看不进去,只能听听声音,也试着去感受一下当初那种纯真的氛围;

又或者,趴在窗前眺望外面,看云朵像不像小狗,建筑物像不像积木,人群像不像小蚂蚁。

感到自己差不多沉浸进去了,再试着带着这种感觉回到成年人的状态里。

这时,你会感到有些成长发展、品味生活的冲动,会再次想要去读一本书,看一场好电影,做自己曾喜欢做的事情。

“心理罢工”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文化体力增长带来的是一种“满血复活”的状态,它能收获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

有些事,可能刚开始提不起劲去做,可真的做完,会发现比刷手机的恢复效果好很多。

我们必须靠不停地疯狂爱上什么来维持生命力。

它可以是文学、艺术、绘画、音乐;也可以是运动、娱乐、思辨……

找到它,并为之兴致勃勃,这决定了我们具体要把文化体力用在哪些地方,也决定了休息过程能不能让内心充满力量。

有一个充盈的精神空间可以提供养分,是无比满足且愉悦的事,再平淡的生活也会让人有所期盼。它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进而热爱整个世界。

世界爱着你。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知识分子是如何持续走向败坏的? 2024-11-23 [32]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110]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94]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241]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262]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220]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223]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215]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24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39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