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位做咨询的朋友吃饭,听到一个蛮惊人的数据。
她给一所重点高中提供心理服务,听班主任说,自己班上45名学生,有19位在服抗抑郁类的药物,还有3位已经休学……
谈及此班主任满脸心疼,她说,这些孩子聪明又要强。学校其实并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自己就已经自律到没有进步空间了。
她给我说了2个故事。
一、
桢桢(化名)自我管理到病态程度。她每天都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精确到每半个小时。每次考试她都会做总结,盯着老师给她分析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每逢重大考试前一个月,她每天4点半起来,学到12点才睡,无怨无悔。
老师观察到桢桢对成绩的极度焦虑和渴望,甚至出现了躯体化表现,比如手抖、亢奋等,跟她父母聊过几次,但对方不以为意。
直到一次期末考试她发挥失常,在宿舍里崩溃大哭,父母才不得不送去医院检查。确诊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无奈只能暂时休学。
另一个男孩叫大庆,他如愿考上北京一所985大学。但从高中同学口中,班主任得知大庆进了大学后,沉迷网络游戏,如今濒临退学的边缘。
大庆的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大庆也很争气,从小成绩名列前茅,他母亲很早就全职照顾他的生活。一路重点小学、中学到大学,从不出错的大庆,进了大学后放飞自我,缺课、打游戏、挂科,简直跟高中判若两人。
如果不是同学亲口告诉班主任,她无法想象当年的年级前五的男孩,如今沦落至此。
二、
这位朋友告诉我:越是成绩优秀的孩子,越容易被情绪问题盯上。抑郁,仿佛是一种优秀病。“在严酷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孩子,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比较容易病态。”
他要么就像桢桢一样成为学习考试的机器,在血腥杀戮中获得快感,一旦失败溃不成军。
要么就像大庆,即便考上的名牌大学,也不知道自己学习意义何在,人生的下一站应该去到哪里,于是陷入享乐主义的困境。
压抑越深,管制越深,反扑越凶。
还有很多孩子,他们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同样在高竞争环境下生存,生活中充斥着成绩、排名,即便生病都无法逃避作业的现状。缺少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他们也成为“空心病”的一员。
当能自己做决定时,他们选择消极、躺平和摆烂——丧,成为他们的代名词。
我一位远方亲戚的女儿就是如此。留学回来后,找工作不顺,高不成低不就,眼看着快30了,还闲赋在家,也不找对象,父母也只能干着急。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威廉戴蒙一针见血: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问题,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无意义,他们的人生没有方向。
造成青少年“空虚”的原因,不仅是高竞争的环境,还有就是缺乏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